多次重走丝绸之路,被称“当代唐玄奘”,杭州这里可以看到他的足迹

钱江晚报 2024-06-15 17:19:53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新怡

今天,是平山郁夫(1930-2009)诞辰94周年。

平山郁夫身上的标签有很多:日本著名画家、原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在中日民间,他还有一个称呼,叫“当代唐玄奘”。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平山郁夫先后150多次访问丝路沿线国家,不断收集流散于民间的丝路古艺术品和遗物,创作了《佛教传来》、《巴米扬大佛》等经典作品,并累积素描作品600余册,他是世界上有关丝绸之路创作题材和数量最多的画家,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丝绸之路收藏家。

这样说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我们身边有个最近的例子——

正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交流与共新: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主题特展,近8成的文物都是来自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这座由平山郁夫和夫人所创办的美术馆也是亚洲丝绸之路文物收藏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化设施之一。

幸存者

平山郁夫,1930年6月15日出生于日本广岛,家中兄弟姐妹九人,平山排行老三。

15岁那年,广岛被投下原子弹,他所在的广岛市修道中学共有201名师生当场死亡。

多年以后,平山郁夫还时常做噩梦:“我逃出来的时候,有很多人对我说救救我。还有一些孩子,我亲眼看到他们在我面前死去,而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我在逃命,因为我自身难保。所以很多像我一样幸存下来的人,心里都充满了内疚,只能在心里说,对不起,我也实在无能为力。”

《广岛生变图》;1979年;平山郁夫

1959年,刚从东京艺术大学毕业的平山郁夫被确诊为白血病,29岁的他因严重贫血一度处于生与死的边缘。

在自传《悠悠大河》中,他回忆道:“回家上公寓的楼梯中途就会出现眩晕,眼前一片漆黑。好不容易连滚带爬摸到家,眼前直冒金星,连报纸的标题都无法看。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其他病,体力每况愈下,处于朝不虑夕的状态。”

正是因为亲历过战争的恐怖和残酷,在往后的日子里,他积极投身社会活动,致力于战争冲突地区的历史文物保护。

行走者

在饱受病痛折磨,前途迷茫之时,受到东京国立博物馆《玄奘三藏像》的启发,平山郁夫创作出《佛教传来》:大漠茫茫之中,一位艰难跋涉的僧侣用尽最后一点气力到达绿洲。这幅描绘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归来的作品,开启了平山郁夫创作丝路主题作品的绘画生涯。

《佛教传来》;1959年;平山郁夫

在作品之中,平山郁夫融入了个人的感悟,和玄奘一样,他决心西行,翻山越岭,穿过沙漠,走出自己的道路:“我感谢玄奘,并萌生了亲身体验他走过的求法历程的念头。”

1968年,平山郁夫和妻子美知子重走丝绸之路,印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从中亚开始,再到南亚、西亚,他们走遍荒寂的古道和废墟,试图感受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和荣耀。

而这些,都体现在了平山郁夫的作品之中。

浓绿、清新的蓝绿色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土黄、深蓝等沉重大地色调。

《求法高僧东归图》;1964年;平山郁夫

在众多国家之中,最让他魂牵梦萦的还是中国,他想去敦煌看一看。

1979年9月,平山郁夫被告知,他访问敦煌的请求被批准了,在自传中他回忆道:“我的敦煌梦,在经历了20个春秋以后,终于如愿以偿。”

从北京到敦煌,平山郁夫坐了整整5天的火车,终于到达了他朝思暮想的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将办公室改为接待室,还去月牙泉钓了一条大鱼,招待他。

在敦煌期间,常书鸿带着平山郁夫参观了历代敦煌洞窟,从十六国时期开始,再到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平山郁夫沉醉于临摹莫高窟壁画上的真迹,创作了一百多幅写生作品,他说:“我的人生支柱是玄奘,然而我不曾想到,在中国的敦煌,为我准备了非同寻常的人生画廊。”

有些人或许看过他1979年的水彩素描临摹《释迦涅槃像》。

《释迦涅槃像》取自敦煌莫高窟第158窟的释迦牟尼涅槃的塑像。释迦牟尼身体右侧朝下,横卧于寝台之上。

释迦涅槃像;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中唐;1979年;平山郁夫

1999年,NHK特别节目组在敦煌拍摄期间,捕捉到了平山郁夫所临摹的《菩萨像》。

这张1999年的《菩萨像》临摹的是敦煌莫高窟第57窟(初唐时期)南壁中央说法图的胁侍菩萨。菩萨表情优雅端庄,重心稍倾于右足,腰微微弯曲。

平山郁夫用简洁流畅的线条,精妙地再现了壁画上菩萨的神韵。

《菩萨像》;敦煌莫高窟第57窟初唐;1999年;平山郁夫

称平山郁夫为最爱敦煌的日本人也不为过,为敦煌奔走数十年的他,积极推动设立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还在组织筹建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除此之外,平山郁夫还出资设立了“丝绸之路基金”“平山教育基金”等众多文物保护基金会,用于资助敦煌学研究。

不仅如此,作为东京艺术大学的校长,平山郁夫一手促成了东京艺大与敦煌研究院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

据《敦煌研究院和东京艺术大学——37年的交流与未来》统计,从1985年至2022年,敦煌研究院共派遣55名人员前往东京艺大,在日本画、艺术学、保存修复等研究室从事莫高窟壁画保护的相关研究。这些研修人员学成归国后,为推动敦煌文物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世界文化的保护者

从敦煌莫高窟开始,平山郁夫投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自传中,他说:“这些文化遗产中有超越国家和时代的普世价值,然而这些文化遗产并不是都处在一个理想并且安全的环境下被人所守护着,这种情况让人感觉担忧”。

1988年,平山郁夫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致力于敦煌莫高窟吴哥遗迹群的保护修复,积极协助散布于中国与朝鲜各处的高句丽壁画古坟群申请世界遗产的认定。

也是在同一年,平山郁夫在日本设立了丝绸之路研究所,方便海内外的丝绸之路学者和美术行业人士进行资料的汇集和租借,并提供学术支持和协助。

2004年,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开馆,除了展出平山郁夫的绘画作品外,还展出了平山夫妇花费40年时间收集的各类丝绸之路的美术品。从罗马到日本,这些展品横跨欧洲、西亚、中亚和东亚的37个国家和地区,从绘画到雕刻、工艺品共计9000余件,见证了平山郁夫保护文物的毕生足迹。

有心人可能会发现,这并不是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展品第一次来中国。

2018年,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文物展先后在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地展出,盛况空前。

青铜镀金佛头、战国时代的蜻蜓眼、巴基斯坦的佛陀立像、地中海的玻璃小壶……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藏品涵盖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一场展览同时能欣赏如此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明和珍贵文化遗产,十分难得。

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交流与共新: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主题特展中,也可以一窥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丰富收藏:红地天马纹纬锦(局部)、唐黄地团窠宝花纹纬锦(局部)、赤地格子莲花纹蜀江锦、传法隆寺绫(残)……

在展品之中,可以看到,希腊神话中飞马座珀伽索斯从地中海边飞到中国的西北地区,翼马图案成为路上丝绸之路上的流行题材,甚至出现在北朝晚期至盛唐的织锦中。以蜀江锦、联珠团窠纹绫为主的等大量唐代丝织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见证了中日之间的交往。

0 阅读:17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