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还要诛心!”云南,女子离婚后,前夫要求她马上从他户口本上迁出去,女子一句废话不说,立马就去迁户口,结果傻眼了,户籍警告诉她,她父母去世,户口迁不回原籍,也不能投靠兄弟姐妹。女子瘫坐在地嚎啕大哭:你们一句话,我就没家了,这可让我咋活呀!网友评论,可以自己单独开一个。 信息来源:中华网《女子离婚后被要求迁出户口,然而父母去世回原户籍被拒:我没家了》 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联姻。当一对夫妻走到离婚的地步时,除了情感的撕裂,生活的重组外,户口的归属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小菲从小就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26岁那年,她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他——大学同学张先生。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结了婚。 就这样,小菲嫁入了张家,随夫户籍迁移。新婚的日子很是甜蜜,夫妻恩爱有加,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喜悦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3年后,他们之间开始了矛盾频发。 起初只是些小矛盾,但渐渐这些小问题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张先生嫌小菲总是唠唠叨叨、爱没事找事。小菲觉得张先生越来越懒惰、没有上进心。 可能是因为出身贫寒的原因,张先生只想过着安稳的日子;小菲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物质条件。 矛盾积累渐多,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咱们离婚吧!"最终,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张先生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这4个字,小菲虽有些猝不及防,但内心深处也早已有所准备。就这样,一段曾经美好的婚姻灰飞烟灭,离婚的决定很快就落实了下来。 离婚后,小菲以为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户口的去向。 离婚协议生效后,张先生就来找小菲,要求她马上从户口本上迁出去。小菲一句废话没说,立马就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竟,婚姻已经不存在了,继续挂靠前夫的户口也不太合适。 然而,当小菲拿着离婚证明,前往镇上的户口管理所时,一个残酷的事实狠狠地打击了她——她的父母双亲早已故去,户口无法迁回老家;而她也没有兄弟姐妹,根本无处可投靠。 "不行,你的户口没处可迁。"镇上的户籍警察直白地告诉小菲。 小菲瘫坐在地上,痛哭流涕:"我离了婚,户口又迁不出去;父母都去世了,也无法回到老家;我又没有兄弟姐妹,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去挂靠户口啊!你们一句话,我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了,这可让我咋活呀?" 管理员见状,也有些为难:"你先别急啊,我们也很无奈。按照现行的户籍政策,除非你自己能独立开户,否则是无法迁出现有户口的。" 我国现行的户籍政策规定,公民迁移户口需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在目的地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等。而女性离异后,往往收入不稳定,也难有自己的住房,因此无法完全符合独立开户的条件。 另一方面,分居多年的兄弟姐妹,按规定也无法将离异女性的户口迁入,法规对此限制较为严格。这样一来,离异女性除了继续暂挂在前夫的户口,就只能选择无户籍的状态。 离婚后的妇女们,如果没有工作、收入、固定住所,父母又双双去世,自然难以满足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她们被困于户籍制度的牢笼之中,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将受到较大影响。 小菲的经历在社交平台流传开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开始反思我国目前的户籍政策,对离异妇女而言是不是过于严苛?有人呼吁,应该放宽户籍迁移的条件,保障离异妇女的合法权益。 也有人建议,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可以单独设立一个"离异人员临时户口"的户籍类型,作为过渡性的救济政策。还有人主张,对于一些符合特定条件的离异妇女,应该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缓解生存压力。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的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容易造成一些特殊人群的权益受损。比如小菲这种情况,她是一位合法公民,按理应当享有基本的生活权利。如果无法办理正常户籍,将直接影响其正常就业,失去社会保障,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这是否合理? 有鉴于此,学者们和社会各界人士已经多次呼吁,应当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确保不发生这种特殊人群"户籍遗漏"的情况,切实维护离异妇女等群体的基本权益。 比如有人建议:"对于离异后无户籍可归的妇女,应当准许其以单身身份单独申请户籍,且提供一定的社保保障。" 小菲后来是怎样解决了户籍问题的呢?目前她暂时只能以"单身"身份申请住所地的户籍,但手续繁琐且有诸多限制。 不过她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积极与几位同路人发起了关于"离异妇女户籍权益"的网上维权行动,并最终得到了一些关注和呼应。 "婚姻自由,但还得让人有个'家'啊!"小菲说,多年来户籍制度一直是个棘手的社会话题,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期盼这一制度能够早日与时俱进,权衡利弊,最大化地保障妇女权益。作为普通百姓,她只是想过上一个安稳日子,而不是被社会制度所遗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