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上交就上交?”2002年天津一男子花了10年,捡了600多块蛟河橄榄石,专家知道后惊喜不已,随后建议他上交做研究,但男子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专家哑口无言…… 主要信源:(新浪网——天津一男子在河南10年,捡了600多块蛟河橄榄石,专家:建议上交) 李明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但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收藏石头。在河南旅游时,他偶然发现了一种叫做"蛟河橄榄石"的特殊石头,顿时被它迷人的色泽和花纹所吸引,决定开始收藏这种石头。 回到天津后,李明对蛟河橄榄石的热爱与日俱增。他发现这种石头只产于河南蛟河一带,非常罕见。李明受此启发,毅然辞去工作,搬到了河南,只为能更方便地寻找心爱的石头。 "你疯了吗?为了一堆石头就这样放弃工作?"家人们无法理解李明的决定,纷纷反对。但李明对石头的热爱已根深蒂固,任何反对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搬到河南后,李明如饥似渴般开始在蛟河一带寻找蛟河橄榄石。起初,他只是在河边捡拾被水流冲刷出来的石头,但慢慢地,他发现许多隐蔽的好去处。李明有时甚至会潜入私人领地,违法滩涂寻找稀有石头。 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李明收集了600多块不同品相的蛟河橄榄石。他小心翼翼地将每一块石头保存整理,并记录下每块石头的发现地点、时间等信息。 "李老哥,你这些石头可真不错啊。"有一次,李明的一位朋友邻居王伟来家里做客,看到他收藏的石头后惊讶地说,"这可是蛟河橄榄石,非常罕见,价值连城!" 原来,蛟河橄榄石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原料,十分适合制作珠宝、雕刻艺术品。由于产量极低,被誉为"陆地上的黑珍珠"。而李明收藏的上百块优质蛟河橄榄石,价值可想而知。 从此,李明家里常常会有一些收藏家前来访问,希望能看一看他的收藏。有些狂热的收藏爱好者甚至向李明喊价,希望能将他的部分收藏买下。但李明对他们的提议总是婉言谢绝。 "这些石头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石头。"李明常常这样说,"它们凝聚了我十年的心血,寄托了我太多感情。这是我的宝贝,怎么可能轻易出手呢?" 而且,正如王伟所言,这些稀有石头极有价值。李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世人了解并欣赏蛟河橄榄石的独特魅力。 终于,在李明收藏蛟河橄榄石十年后,消息传到了地质专家耳中。一个地质研究所的专家组成员实地走访了李明,希望能借助李明丰富的收藏做一些研究。 "蛟河橄榄石具有非常独特的成分和结构,是研究地质学非常宝贵的资源。"专家们向李明解释道,"我们相信,只要深入研究,就一定能有重大发现。" "我们希望您能将您的收藏无偿捐赠给研究所,用于科学研究。这对于推动学科发展至关重要。"专家们诚恳地说,"当然了,研究结束后,这些石头也可以被制作成艺术品,展览给大众欣赏。" 专家们的话无疑打动了李明。可是当他们提到要将石头捐赠出去时,李明却沉默了。 过了许久,李明才缓缓开口:"我可以理解你们的诉求。但是,这些石头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堆石头那么简单。 每一块石头背后,都凝聚了我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它们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难以割舍的宝贝。" "我当然愿意让更多人了解蛟河橄榄石的魅力,但就像孩子离开父母一样,我很难做到将它们完全让渡出去。"李明叹了口气,专家们一时语塞。 半晌,一位专家开口说:"我们理解你的心情。蛟河橄榄石之于你,已不仅仅是普通的石头,它们承载了你太多的情感和回忆。如果将它们硬生生剥离,你一定会很难过。"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商议:研究所成立一个小组,专门研究蛟河橄榄石。而你,作为蛟河橄榄石收藏家,也可以加入这个小组。在研究期间,你的收藏可以暂时交由研究所,但研究结束后,它们必将完好无损地归还于你。" 专家们的新提议终于打动了李明。他欣然同意加入研究小组,并捐赠出自己的收藏,只是期间需要小心保管。 从此,李明和专家们开始了亲密的合作。在李明的帮助下,专家们对蛟河橄榄石的成因、分布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李明则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收藏技巧、鉴赏水平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就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方式,共同将这种珍贵的"陆地黑珍珠"推上了舞台。 看着自己辛苦收集的石头最终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重视,李明感到无比欣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这种美丽神奇的石头。而这一切,正是源于他对事物执着的热爱,和对自己兴趣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