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全面信创目标临近,金融IT投入何去何从?

钛媒体APP 2024-06-21 13:05:30

2027年全面信创目标日益临近,金融行业迎来了信创推进的关键时刻。

可以观察到,近期密集上线信创项目。仅在5月,海通证券上线场外交易系统、广发银行上线全行总账管理系统。回顾2023年,头部金融机构基本已完成了OA系统的国产升级,少数已实现了单轨运行,逐步向非核心业务系统(ERP、CRM等)的国产化演进。

德邦证券表示,预期今年下半年开始,证券IT等相关POC招投标或有望密集开启。替换路径从外围边缘系统向内部核心系统逐渐深入,将提速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但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业绩普遍承压——2023年,38家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收窄至1.59%;A股上市险企合计净利润同比下降23.25%;145家券商净利润下滑幅度收窄至3.14%。面对经营压力,金融IT投入的规模和方向势必将作出一定调整。

在以上背景下,2024年中,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的金融信创有何变化?IT投入预算是否缩减?有什么新趋势?针对这些问题,钛媒体APP与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展开了一场对谈。

胡利明坦言,在营收端的压力之下,整体来看金融机构IT投入预算今年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不过从细分行业看,一些新机遇也在出现,尤其证券保险的推动速度大大加快。

“距离2027年全面信创目标越来越近的情况下,头部机构已经做完技术、场景可行性验证及风险评估,今年最明显的变化是证券、保险机构国产化加速,券商‘三步并两步’加快脚步,要赶上银行的推进节奏。”胡利明说到。

从发展路径看,金融软件国产化已经从早期的办公软件等外围系统迈向核心系统数据库,最近的趋势则是大数据项目崛起迅速。他提到,全国有独立IT部门的银行共计约200家,近年来已经立项重新搭建新一代核心系统已经已经超80家。

对于市场玩家众多的数据库市场,胡利明表示,每个行业在发展初期都是百花齐放的状态,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行业会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会有10家以内的优质厂商占据所有份额。现阶段的国产数据库并不是低水平的内卷,而是一个正常的市场选择阶段,大家都投入这个赛道反而证明了这个赛道有机会。

胡利明提到,监管机构今年新增的最新要求指出,截止2027年金融机构所有系统实现全部信创化,2028年实现包括核心系统在内的全系统的单轨运行,并不能保留原来的技术栈。

以下是胡利明与钛媒体App的对话内容,有删节:

证券、保险加紧追赶银行

金融机构在规划信创的落地时,涉及技术架构各个领域的实施,项目周期相对较长。核心系统的实施周期通常为3-4年,一般的业务系统也需要一年左右甚至一年半的时间。

此前,头部金融机构在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信创落地中做了大量工作。自2023年起,区域性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也开始大规模规划云平台、国产大数据和数据库相关项目,首先进行架构上云和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改造。

去年,金融机构在信创方面的整体投入显著增加。这是因为头部机构已经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场景可行性,并评估了相应的风险。区域性机构在去年大规模跟进。在监管层面,距离2027年全面信创目标的时间越来越紧的情况下,头部机构已经做完技术、场景可行性验证及风险评估,今年最明显的变化是证券、保险机构国产化加速,券商‘三步并两步’加快脚步,要赶上银行的推进节奏。

今年,尽管整体经济环境存在一定挑战,但仍积极向好。金融机构的重点投入方向有两个:一是信创方面的刚性投入;二是由业务部门支持的业务创新和业务发展方向的投入。

中小机构信创面临挑战

由于信创推进周期较长,监管机构明确要求2027年实现信创目标,并且2028年要实现核心系统单轨运行。在如此快的节奏下,中小机构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栈并行:旧技术栈和新技术栈需要同时维护。旧系统需要长期维护并保证生产安全运营,同时还需学习新的国产化技术栈,逐步迁移业务。这对技术人员和科技资金的投入要求很高,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科技部门只有几十人,100人以下的情况很常见。

性价比问题:虽然国产技术栈提供的功能和场景较广,但在金融交易等明确场景中,相对于磨合了20-30年的传统IOE技术栈,性价比仍有一些差距。因此,中小机构在投入时会有困惑。

安全性挑战:传统架构的安全性通过防火墙解决较为明确,但云架构和在线业务的增加使得安全的暴露面多点多发,再加上全球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中小机构需要构建更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所以,在中小金融机构成为信创主力军的背景下,腾讯金融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帮助中小金融机构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自主创新升级。比如,近期腾讯云和金仕达发布的数据库融合共创方案,就是将金仕达大风险应用与腾讯云数据库TDSQL预先集成和测试,减少中小金融机构整合不同供应商产品的复杂性和成本,确保兼容性、减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并且可以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服务,解决其技术人员少的问题。

国产数据库将经历优胜劣汰

不同产品领域的国产化应用成熟度不一。数据库国产化项目落地较快,前几年已大规模应用,使得国内数据库厂商快速成长,解决了可用性问题,并逐步向好用方向发展。数据库在运维、迁移和故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低时延频繁交易下的性能稳定性;高可用性长时间验证;产品易用性和可运维性,包括技术人员培训、技术理解和掌握。

传统数据库如Oracle在文档、学习、考试体系和合作伙伴生态方面非常成熟,很多人仅看文档就可以深入学习,技术人员在市场上非常通用,生态链非常庞大和健康。国产数据库现在是百花齐放,逐步的会进行一定的收敛,但是在技术栈的影响力、运维的可用性、工具链、技术培养方面,确实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0 阅读:6

钛媒体APP

简介:中国财经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