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野生动物管护员:“无人区”中守护藏羚羊

人民资讯 2024-06-21 17:48:55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6月21日电题:羌塘野生动物管护员:“无人区”中守护藏羚羊

新华社记者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远离人类活动区域,被称为“无人区”。多年来,这里的野生动物管护员们不避艰险,餐风饮露、立冰卧雪,走遍“无人区”广袤的土地,守护着以藏羚羊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

追随先烈脚步,守护万物生灵

罗布玉杰,尼玛县原森林公安派出所一级警司,2002年6月1日在抓捕盗猎分子时牺牲。2016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野生动物管护站建立,本地人、大学毕业生格桑伦珠通过竞聘成为站长。

36岁的格桑伦珠说:“小时候我就认识罗布玉杰,在他的影响下长大,我要把这份责任传承下去。”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藏北。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核心地带距人类活动区域数百公里;这也是一片严酷的土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盛夏也会大雪纷飞;这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被誉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曾有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谋利,让“高原精灵”一度濒危。此时,像罗布玉杰这样的英雄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挡在藏羚羊和盗猎分子的子弹之间,才换来了如今的“万类羌塘竞自由”。

后辈野生动物专业管护员们至今仍沿着他的足迹在羌塘深处守护万物生灵。每次巡护经过纪念他的石碑时,他们都会献上哈达,撒上美酒,默哀致敬。

据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目前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已增长到30多万只,保护等级也已从“濒危”转至“易危”再到“近危”。

艰险羌塘路,赤子守护人

保护区核心区大部分远离人迹,道路艰险。管护员们必须在保护站轮班,还要深入到“无人区”内部巡护。

离开尼玛县城不久就是土路,路没了就只能沿着之前的车辙走。找不到车辙,山就是路标。

更难的是过河,河道百米宽,石滩和细流交错,选择路线全靠经验。能不能过,有时要靠人去蹚。

最难的还是下雪天,白茫茫一片不辨方向……

核心区绝大部分管理站通讯信号无覆盖。值班每隔1个月1轮,意味着一年中一半时间与世隔绝。他们说,有时为了发个信息,要骑几小时摩托寻找信号。虽配有卫星电话,但话费昂贵。“为了更有效沟通,打电话时连呼吸都要反复练习。”格桑伦珠说。

环境艰苦,却不能磨灭赤子之心。

在布查玉野生动物管护站,记者看到3个巨大的野牦牛头颅。据格桑伦珠介绍,巡护途中如遇野生动物尸体,他们会将其解剖,以便食腐动物取食;皮、头、角等则运回管护站,进行销毁。

这些东西价值不菲,“流入市场,就会有人想靠这个获利,甚至会起盗猎的心思,所以坚决要将它们毁掉!”格桑伦珠说。

守护羌塘,守护家园

一段视频中,格桑伦珠正用奶瓶喂养三只藏羚羊幼崽。“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格桑伦珠骄傲地说,“这群小家伙已重返大自然了。”

他手机照片里有吃着他手里糌粑的小藏原羚,有伤势初愈、趴在他身边的灰狼,有放归自然的雪豹和猞猁,还有从冰河里救出的棕熊一家……

守护家园,每个管护队员朴实的笑容背后都有着骄傲。

“保护这些生灵就是最好的事情,伤害它们才是罪孽。”管护员嘎加达芒说。

越来越多的人正投身这项令人感到骄傲的工作。自2015年起,西藏自治区先后在羌塘建立了73个野生动物管护站,目前共有780名野生动物专业管护员。

如今,他们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公益机构的帮助下,管护队员次仁云丹今年4月曾与其他42名来自西藏各地的“同行”一起,到北京参观学习了10天。

他说:“以前没离开过西藏,只能在电视上了解全国各地的事情。那时巡护无人区觉得自己是在为家人守护家乡,十分自豪;去过北京,看到美丽的首都,认识了那么多跟我们做同样事情的老师和朋友,明白自己是在为全国人民守护这片土地,干劲更足了!”(记者姜帆、费茂华、晋美多吉、刘洲鹏)

0 阅读:4
人民资讯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