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2日,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启动。全国各地主流媒体齐聚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聚焦大运河江苏段。
作家马伯庸在小说《两京十五日》中,把故事里很多精彩的桥段都设置在大运河江苏段的河道上,他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大运河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
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运河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同时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剧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他必须在15天内跑完两京之间的两千两百余里路。两京的十五日,也是在京杭大运河上行驶的十五日。
如果将《长安十二时辰》比做中国古装版的《二十四小时》,那么《两京十五日》就是古装版的《极限挑战》加《奔跑吧,兄弟》。故事来源于《明史》第九卷里的一段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这段只有五十个字的记载,看似平淡无奇,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采访中,马伯庸表示,京杭大运河对于任何喜爱历史的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开的话题。“我也借写作的机会调研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调研千里长河的种种细节。70万字的小说让我找了70万字的理由去深入了解大运河的内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光要从文献上触摸大运河,还要站在古人曾经站过的地方,看古人曾经看过的风景,于是就挑一些重要的节点,把大运河走一遍。”马伯庸提及书中有一个高科技细节,“山东济宁有一个大运河的最高点,大运河到这里运不过去怎么办?古人采取引汶水来,并分流为七分往北京去,三分入江南,真是极具巧思的方式。”
据悉,山东济宁的南旺分水枢纽,是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它解决了河道跨越海拔最高点的难题。明朝万历年间,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引汶济运”系统工程,开创了大运河航运史上的新纪元,滚滚运河水由此“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惊叹之余,马伯庸在小说也以专门情节讲述这一细节。
大运河最重要的功能是连接南北,让南北方的种种物产联通起来,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通过大运河接触到国家各个角落的物产,自然会对国家产生认同感,中华文明的整体形态也得以持续。
“像南方的盐商可以享受到塞北的皮毛,用到辽东的珍珠,边塞的军人可以用到南方的铁矿,吃到南方的药材,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通过大运河接触到国家的各个角落的物产,自然会对国家产生一种认同感,这也是中华文明能以整体形态持续到今天的关键。”在马伯庸看来,当下要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需要找到古今共鸣之处,挖掘古人曾经做的事情,有过的思考,跟现在如何连接,怎样让现代人产生共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剪辑:张笑疾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