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内的灯光还没变暗,一位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袖马褂的演员出现在观众席中,向观众抱拳问好,把观众代入到清朝末年的时代背景中。灯光渐暗,这位演员走上舞台,扯着一只风筝,在正阳门城楼的背景下起舞……6月23日晚,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原创舞剧《巍巍正阳》在该校舞蹈剧场迎来首演,巍峨的正阳门下,飘飞的纸鸢引出一个家族五代人的故事,见证时代的兴衰。
正阳门是首都北京的文化符号,舞剧《巍巍正阳》以此为题,描绘了生活在正阳门下一家人的故事,诉说着一个伟大民族的苦难与辉煌。该剧从晚清跨越到当下的新时代,剧中的“太爷爷”经历了清朝晚期外敌入侵的衰颓,“爷爷”则在“五四运动”中一展青年的力量,“父亲”亲历了北平和平解放,并在修缮正阳门的过程中收获甜蜜的爱情,改革开放的大潮吸引了这个家族的第四代成员南下下海,第五代年轻人则在新时代的阳光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仪仗兵。
该剧时间跨度极大,每一幕剧情截取不同时代的横截面展开。舞剧开篇就由一段群舞展现清王朝的衰落,女性舞者身穿红色旗装翩跹而舞,忽然间,炮火声响,舞者用充满破碎感的肢体语言表现山河凋零。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彭义博饰演的“太爷爷”是守城将领,带领军队苦苦坚守,“剧中没有敌人的角色,我以独角戏的方式配合群舞,抽象地表现我们的民族忍辱负重,对抗外敌。”彭义博说。
该剧舞蹈语汇多样,特色鲜明,与纸鸢、黄包车、鸽哨、鸟巢等独具北京特色的舞台布景、道具相互呼应,将观众带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北京城。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首席演员、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师曾明出演的“爷爷”,是奔走在启蒙救亡时代浪潮里的新青年,他舞步间自带英气,很有感染力。
北舞中国古典舞系教师朱王博饰演的“父亲”,与北舞青年舞团演员郭歌饰演的正阳门修缮专家,上演了一段脚手架上的爱情双人舞。在青灰色的正阳门背景下,在钢筋木板搭建的布景上,二人托举、盘旋,将时代的力量感与爱情的柔软结合得恰到好处。
“《巍巍正阳》通过正阳门将五代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微缩的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挥每一个时代的特色,将它呈现在舞台上。”该剧总导演、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帅晓军说,这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也是一部能展现不同时代审美风尚的作品,在表现20世纪80年代生机勃勃的社会浪潮时,剧中还有一段动感的迪斯科舞,让观众感受到全场“蹦迪”的热情。
该剧演员阵容星光璀璨,除彭义博、曾明、朱王博、郭歌外,还有苏海陆、王思龙等北舞青年舞团知名演员出演。剧中的群舞演员,则是北京舞蹈学院刚上大一的学生,他们从去年底就投入了排练。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先了解正阳门历史,熟悉时代故事,才进入了正式的舞蹈训练。“舞蹈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必须在实战中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如何创作,如何调整自己,如何塑造自己。”彭义博说,作为一名老师,他看到了学生们的飞速成长。
《巍巍正阳》是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也获得了北京市文联文学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等多方扶持。6月27日至29日,该剧将在保利剧院开启首轮社会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