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失败不在不思考,而在迟迟没有行动!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09-02 10:55:38

孔子有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若当权者清明、清廉的话,就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从而做出贡献。相反,如果国家政治腐败,就隐藏自己的才能,也就是不出来做官。

孟子对此进一步精炼概括,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仕途不得志,就退而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在朝廷上位高权重之时则要恩泽广施百姓。

王阳明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经历了人生的一场转折。朝堂上因上书直言触怒宦官,被庭杖贬黜,离京途中又被追杀,只得假装投水自尽才躲过一劫。

到了贵州龙场以后,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居无定所,困难重重。但经历了这些的王阳明,并没有绝望,而是选择了积极开荒种地,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思考圣贤之道,终于大彻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内心越来越强大的王阳明悟到,虽身处朝野,要独善其身,但更应该兼济天下。当然,龙场是不能束缚住王阳明的。不久,他便在龙岗书院赋诗云:“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之后,王阳明就此告别龙场,踏上了辉煌而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

中华文化向来都是应变、求变的,这从《周易》就可以看得出来。“神无方而易无体”,一切都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真正的修行就是要适应变化、把握变化。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自己平定宁王叛乱的时候,与宁王对战时处于劣势,王阳明向身边的人发布火攻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然而那些急中生智之人的智慧可不是从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王阳明对着竹子“格竹”,七天七夜没有一点收获,反而大病一场。于是他开始反思,这种修行是否是片面的、脱离实际的。《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与弟子的这样一段对话。

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炼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所以,王阳明非常反对那些一味强调虚静的理论和做法。

《传习录》中还记载阳明语录:“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意思是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而只有学会收摄心神,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才是真正的修行。

王阳明认为,只要处理好自己的内心,就连吃饭也可以当做修行,那就更不用说工作了。因此,他从不劝人脱离工作去修行,他认为人心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他曾对一位官员说:“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修行。当你判案时,能不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你就实现了修行。”

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为修行而修行,以为只有在远离红尘的古寺、道观才能修行,认为只有静坐才算修行。

这种修行的观点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行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

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仓促行动。

而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

事前的“三思”其实和事实脱节很严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后,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边行动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

做,还有成功的机会,而不做,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不要想太多,先行动起来,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5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