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设置民政职业大学的函》,明确同意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民政职业大学。近日,民政职业大学向社会发布《报考指南》,明确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社会工作、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现代殡葬管理、婚姻服务与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今年面向26个省招收共招生500人。
为何要专门设立民政职业大学?是职业教育本科化?是职教改革的新趋势?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教育专家。
[为何这5个专业设置职业本科]
为何在智慧养老、殡葬、婚礼等5个领域设立职业本科专业?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专门成立涉及民政领域的职业大学,其实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对民政服务需求的增加,老龄化社会需要有更多、更高层次的民政领域人才,比如首次出现的现代殡葬管理专业。
据介绍,现代殡葬管理专业面向殡葬服务管理、殡葬文化研究、殡葬设备与产品研发、遗体整容防腐、遗体火化与殡葬设备维护等领域,培养能够从事殡葬管理、殡葬研究、殡葬培训、生命文化传播和中高端殡葬服务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熊丙奇认为,现在殡葬管理专业是服务于现在殡葬业的升级,尽管很多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殡葬管理存有偏见,但其实这几年进入这个殡葬行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越来越多起来。这也是整体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这5个专业都算得上是社会热门、很接地气的新专业。而且,这次招生的规模蛮大的,说明管理部门和学校双方均已考虑到了社会对此类职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门能够挖掘、开发这些紧缺专业,体现了现代教育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多元职业岗位以及职业人才标准不断上升的现实诉求,这是主动、积极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职责和担当。
[职业教育本科化?]
职业技术大学越来越多,招生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职业本科扩招,是职业教育本科化?本科生的“含金量”会降低吗?
来自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数据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已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2022年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比上年增长84.39%。根据《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而在2021年,全国高职学校招生557万人,职业本科招生4.1万人,这意味着:短短4年内,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将扩张十倍左右。
熊丙奇认为,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要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坚持职教定位,以就业为导向,来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事实上,上海中职学校的学生,90%以上都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但是再往上继续深造就困难了。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方林中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现行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学生缺乏上升的空间,这也是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的原因之一。职业教育中一些优秀的学生适合继续深造也需要继续深造,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中职、高职、本科,甚至未来也会出现“职业硕士”“职业博士”,通过这样一种贯通的教育体系,可以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
从学生发展看,我国坚持拓宽职业学校学生发展通道。根据产业升级调整需要和社会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提升规律,逐步引导中等职业教育在坚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中高职贯通、中高本衔接、完善职教高考等,为有意愿够条件的学生提供多种就业、升学发展路径。去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
[对上海职教改革有何启示?]
增加职业技术大学,是职教改革的新趋势?对上海职教改革有何启示?
熊丙奇认为,上海职业教育的基础和水平在国内领先,职业教育改革也走在国内前列。上海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地位,现在上海大力推进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一方面缓解学生对普职分流的焦虑,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通过贯通方式来提高这个人才培养的质量。
但是,目前上海职业本科院校仅有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一所,所开设的职业本科专业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建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等15个本科专业,而正在积极“升本”的上海城建职业学院9个专业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6个专业,大多是城市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或是产业升级带来的新岗位。樊秀娣认为,受此次民政职业大学新上的5个专业领域启发,上海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可以更多地结合上海以及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行业需求、设置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本科专业,以服务于区域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樊秀娣补充强调,新的职业本科专业招生后,学校要扎扎实实搞好内涵建设。要从教育的入口、过程和出口等各个环节把好关,例如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老师水平、教材使用、产学研结合、实习实训、质量评价等方面都要认真对待。相比专科生,本科生在知识、技能的自主应用方面要来得更强,所以,要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有质的提升,以要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