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产业园区已经迈向4.0时代,我国也不甘落后,很多地方已经明确提出要打造“第四代”产业园区。 第四代产业园是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新兴技术,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园区。 相比前三代产业园,我国的第四代产业园区到底有何不同呢? 01 从园区驱动力视角看 第一代产业园区是成本驱动,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通过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与廉价的劳动力等成本因素驱动,使得园区成为中国对外开发的窗口。 第二代产业园区是产业链配套驱动,通过在园区内或园区周边布局核心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驱动核心企业发展,实现园区经济的整体提升,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 第三代产业园区是服务驱动,通过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涉及人才、研发、咨询、培训、技术、金融等服务型因素驱动,提升园区产业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凸显。 第四代产业园区是创新驱动,构建园区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产品设计、产业发展服务、智慧生态环境等措施,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网络,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链接,打造创新型园区,实现园区产业发展升级。 02 从园区配套视角看 第一代产业园区主要是土地经营,通过三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形式进行土地一级开发,为园区企业提供土地供应。 第二代产业园区主要是标准厂房开发,园区除提供土地经营外,开始进行标准厂房开发,通过厂房租赁、厂房出售、厂房定制等形式,为园区企业提供生产厂房供应。 第三代产业园区则配套了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搭建融资、技术研发检测、公共检验检测、公共信息、公共展示平台,行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综合公共配套服务。 第四代产业园区进了智慧化配套,除了园区物理空间配套完善外,通过移动互联网,提升园区虚拟空间配套,即线上连接、线下经营的企业社群,营造全球链接的社交空间,形成内外开放、资源整合的产业生态圈等等。 03 从园区运营视角看 第一代产业园区仅提供园区本身服务,是纯开发商思维,典型租售模式,园区服务仅停留在物业管理、园区安防、卫生、停车等最基本服务层面。 第二代产业园区提供企业基本服务,以政府型园区为主,因招商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系列基本服务,包括企业的行政手续代办、园区招聘会、企业的专业咨询服务等。 第三代产业园区提供企业增值服务,开始关注企业的成长,涉足销售服务、采购服务、研发服务、品牌服务、融资服务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第四代产业园区提供了投资孵化服务,园区运营主体 “以时间换空间”来“赌未来”,介入入驻企业实体经营,为其提供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公共平台,与企业共同成长,建立全产业链的服务收益模式。 04 其他一些方面 技术水平和产业类型方面: 第一代产业园区以劳动密集型和传统制造业为主,技术水平较低,依赖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第二代产业园区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电子产业等,强调技术引进和创新。 第三代产业园区进一步发展高科技产业,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四代产业园区则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特征,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强调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和绿色发展。 在政策支持和政府角色方面: 第一代产业园区,政府主要通过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吸引外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代产业园区,政府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区的支持,推动科技园区和开发区的发展。 第三代产业园区,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支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链协同。 第四代产业园区,政府支持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和全球化合作平台。 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第一代产业园区对生态环境保护较为忽视,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和就业。 第二代产业园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但仍以经济发展为主。 第三代产业园区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经济。 第四代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考量,强调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05 结 语 除了上述区别外,在市场需求、创新能力、产业生态等方面,不同代际的产业园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可以看到,学界、业界对产业园区代际划分虽然还没有达成统一共识,但不同代际园区之间的特征差异却已被大量总结。不论认不认可,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产业园区的演化一刻也不曾停止。 另外还要说明,一二三四代产业园区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和逐级发展,它们是一个相互交织且跨越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会出现二三四代产业园区共存,甚至某些时期某些产业园区出现跨代发展的情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