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江湖的这把交椅,终于轮到年轻人坐了?
谁能想到,学医出身的饺子闷头搞了十几年动画,直接掀翻了张艺谋、陈凯歌这些老江湖的牌桌。
两部《哪吒》硬生生从春节档杀出条血路,票房加起来奔着两百亿去了,连《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纪录都被踩在脚底下。

现在打开手机,满屏都是-陈凯歌过气了--冯小刚不行了-的讨论,可十年前谁敢说这种话?
这事儿还得从饺子那台二手电脑说起。

当年在华西医学院啃着解剖学课本的四川娃子,白天背药理学,晚上偷偷摸摸研究三维动画软件。
毕业后蹲家里啃老三年,靠老妈一千块退休金过日子,愣是用一台破电脑做出获奖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后来拍《哪吒1》穷得叮当响,特效团队被逼疯了好几个,有个特效师做申公豹的毛发做到辞职,结果换人重做了两个月——这种死磕精神放现在影视圈,简直像出土文物。
老导演们这头确实有点尴尬。

冯小刚去年两部片子加起来不到三亿,连《哪吒2》的零头都够不上。
陈凯歌拍《志愿军》被观众吐槽-端着架子讲故事-,张艺谋倒是高产,可《满江红》之后再没出过《活着》那种神作。

反倒是饺子这种半路出家的,把传统神话玩出赛博朋克味儿,愣是让00后跟着哪吒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要说老家伙们彻底歇菜,那也不见得。

《霸王别姬》到现在还是文青心头好,《花样年华》重映照样有人买票。
现在年轻人是爱看特效炸裂的爆米花电影,可谁家里没藏着几张《甲方乙方》的盗版碟?电影这事儿既要票房数字好看,也得经得起时间打磨。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2025年春节档观影人次比五年前翻了一番,三四线城市IMAX厅天天爆满。
这背后不只是饺子一个人的功劳,从《流浪地球》推开科幻大门,到《我不是药神》撕开现实伤口,新导演们早就在悄悄改朝换代。

陈思诚搞悬疑宇宙,郭帆死磕重工业,连贾玲都能用减肥励志片杀进票房榜——这届观众既要视觉盛宴,又要情感共鸣,胃口刁得很。

饺子现在压力估计比谁都大。

《哪吒3》的剧本要是拉胯,分分钟就能从神坛摔下来。

当年《大圣归来》爆红后多少跟风烂片,观众早就学精了。

倒是徐克、张艺谋这些老炮儿,手里还捏着《射雕英雄传》《悬崖之上2》这种王炸没打,保不齐哪天又杀个回马枪。

电影圈这场权力游戏越来越有意思了。

新人带着流量和资本横冲直撞,老将揣着经验与人脉稳坐钓鱼台。

你说这是改朝换代?倒不如说是擂台赛进入了新回合。

毕竟银幕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今天观众为你欢呼,明天就可能转投别家。

丢两个问题给大伙儿:你觉得《哪吒3》还能继续封神吗?那些被骂-过气-的老导演,手里到底还藏着多少张底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