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和赵括谁更菜? 首先有一点是史实记录了,无法辩驳的: 赵括带领赵军主力40万人,在粮道被断、全军被围的情况下,坚持了40多天。军队没有崩溃、建制仍然存在,哪怕在最后也是能组织起成建制的突围作战的。 不管最后赵括亲自带人突围是因为他备受爱戴,还是他不亲自上部队就要失控了,至少在这之前的几十天里,赵括对这支部队的掌控力是足够的,这没问题吧? 这种离谱的统率力和组织力可能有人很难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围歼作战,第一次基辅战役。卫国战争前期最英勇善战的西南方面军四个集团军因为苏联最高统帅部的错误指挥而被包围,他们的司令员是天才统帅、苏联英雄基尔波诺斯上将。从被完全包围到被全歼,这支卫国战争初期唯一顶住了德军推进并成功粉碎了数次德军攻势的英雄部队只坚持了短短10天。 再说回这40多天。 不管这40多天是怎么过来的,我们知道在这40多天里,赵军没有哗变、没有崩溃、没有炸营,这至少说明这支军队很听赵括的。 那么现在第二个问题出现了,这40多天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赵军要跟秦军这里对着吃饭。 那么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赵括真的犯蠢了,真的就让军队跟这里犯二。可是这种可能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如果赵括真的成功地带着40多万人一起玩这种行为艺术,还玩了这么多天,中间出现的疑惑和意见还都被他压下去了,那只能说明赵括其实是个水平相当不错的将军。 那剩下的就是第二种可能了,那就是这次被围,赵括是有预计的。他知道自己要被包围,所以做好了准备。 那沿着这种可能,第三个问题就出现了。 白起在等赵军粮草耗尽、士气崩溃。赵括做好了被包围的准备,他在等什么? 做好了被包围然后对耗的准备,那赵括等的只会是两样东西。一是秦军出现新的情况不得不退兵,二就是赵国的援军然后进行反包围了。 只可惜,这两样他都没等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