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赫哲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访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尤文凤

黑龙江新闻网 2024-07-04 11:24:03

□贺东旭本报记者刘大泳

今年72岁的赫哲族老人尤文凤,慈眉善目,精神矍铄。

记者第一次见到尤文凤是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召开的“乌日贡”节的舞台上,她带领大家表演“伊玛堪”,载歌载舞歌颂党的好政策。

和尤文凤攀谈中得知,这位老人学习鱼皮制作技艺已经60多年。近些年,她一方面传授古老鱼皮衣服的制作工艺,另一方面带领学生们不断研究鱼皮加工新工艺,开发更多新产品。202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公布——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尤文凤被评为优秀,可谓实至名归。

说到鱼皮衣服制作工艺,尤文凤从包里拿出她多年前制作的鱼皮衣服,娓娓道来,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尤文凤家里有兄弟姐妹8人,她排行老二,懂事的她从小就帮妈妈干家务活。从9岁开始,尤文凤就和母亲学习鱼皮制作技艺。

“你可别小看鱼皮制作技艺加工流程,它可是个繁琐过程,得有极大的耐心。”尤文凤介绍说,“首先需要用木刀将鱼皮与鱼肉分离,两面的鱼皮剥到腹部时,用手把鱼皮剥下来,以此保持鱼皮的完整性,接着一张一张分别绷紧用木钉钉在屋内墙上或木板上;用火烤干或者阴干,去掉鱼鳞,将鱼皮卷紧,放在木槽中用特制的木斧反复捶打、揉搓,直到鱼皮变得柔韧紧致。后来,赫哲族人又发明了木铡刀,方便两个人一起鞣制,通常是一人执刀铡动,另一人配合放置鱼皮,并且翻动揉搓,大大提高了效率;随后,把鱼皮一块块地按颜色深浅、鳞纹大小筛选出来,将其拼成大块鱼皮面料,然后按照设计图样进行裁剪、定型、装饰,用特制的鱼皮线、鱼骨针、鱼鳔胶进行缝制和沾染,最后是染色。”

学鱼皮制作技艺一学就是7年,尤文凤16岁时,妈妈才教授她缝制鱼皮衣服。记得小时候学这门工艺时母亲对她非常严格,单是鱼皮的缝合,她都学了很多年。“第一针下去,要稍微往边沿靠一靠,缝得要齐整,第一针插啥样,下一针就啥样。虽然缝的是鱼皮衣,但跟绣花一样,要细心和耐心。”尤文凤说。

在母亲言传身教下,尤文凤的鱼皮制作技艺日渐精湛。60多年时间里,她先后共制作了40多件鱼皮衣服,这些衣服有的被省内外博物馆收藏,有的被个人买走。尤文凤制作鱼皮衣,完全承袭赫哲族古老技艺,2006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尤文凤介绍,赫哲人用鱼皮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衣物,除了常见的衣裤外,还有绑腿、披肩、围裙、腰带、帽子、手套、靰鞡以及荷包、口袋等佩饰。鱼皮衣,在赫哲族人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赫哲族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渔猎生活渐渐地被多种经营所替代。

为让古老的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流传下去,尤文凤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向外界宣传和传授赫哲族的鱼皮制作工艺。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特别乐意地倾囊相授且不取分毫。她在教授本地学员同时,还多次受邀到哈尔滨大学、牡丹江大学给学生们上课,教授鱼皮制品制作工艺,先后有50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培训。

“作为传承人,首先要把自己心扉打开,别藏着,也别捂着。手艺只有传下去,才有生命力。”尤文凤说。

如今,在尤文凤带领传承下,赫哲族鱼皮文化的衍生开发得到了全面的彰显和提升。尤文凤带领她的学生以鱼、鸟、熊、鹿和三江口标识、同江大桥等为题材制作的鱼皮画、鱼皮饰品、鱼皮挂件等赫哲族艺术品,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尤文凤的故事,充满传奇。她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今后,她将继续为赫哲族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古老的文化在当今社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0 阅读:3

黑龙江新闻网

简介: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