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章卉通讯员黄㑇琳
据浙江省气象台官宣,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抬,今年的梅雨季于7月4日结束。
杭州出梅了!今年的暴力梅,杭州人总算熬出头了。
家住杭州钱江世纪城的谢女士一家刚从青岛旅游回来。一大早,她就把家里洗好的衣服连同被子带到楼顶去晒。
“(清晨)6点半的样子,没想到天台上都快晒满了,我急着要出车,就找了个角落晒好。都是棉被,冬天的棉被也有。”
车外,路面气温直逼42度,戴着冰袖的谢女士告诉记者,老房子的时候,出梅那天萧山家家户户都会晒蒸,习俗和杭州是一样的。
等红灯的时候,谢女士冒出一句土话,给记者比划,那时候晒蒸,不是晒霉干菜,吃的不晒的,就是把衣服都拿出来放到一个筐里。
年轻的读者或许会疑惑了,你们说的晒蒸是什么烹饪方法吗?不是。
杭州本地知名文化人曹晓波写过,头一天“出蒸”,想象不出的热闹,邻居们纷纷占了“领地”,两根叉儿搭晾干,两张条凳铺门板,箱内的衣服赶紧搬出来“晒蒸”了。这时,您要是在莽太阳下细看,能看到水汽拉了“横幅”在颤抖着上升、上升。
张爱玲的文字中也提到过“晒蒸”,开叉旗袍、蕾丝胸衣、长袍马褂、西装燕服,还有压箱底的红妆绣兜,都暴晒在了莽太阳之中,樟脑味四溢。谢女士没有这么文艺,她说现在都是上天台晒,这是传下来的习俗,晒过太阳的衣被会有一股香气。
按照民间说法,伏季的日头可驱湿除霉,对读书人来说,出梅上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晒书。
记者小时候,每逢出梅,墙门里考究的人家还会晒书,把心爱的藏书抱出来,晒晒太阳。
现在读书人少了,很多人的阅读方式也变成电子书了,晒书的场面也没见着了。
潮新闻记者求证后获悉,天一阁晒书也是老黄历了。“现在的藏书是文物,都在恒温恒湿的库房里好好地保管着,不晾晒书籍了”,工作人员说。
只有天一阁范氏余屋的这组群塑,时时提醒人们当年藏书人家每年晾晒书箱时忙碌、有序的场景。
仪式感式微的出梅日,杭州人在忙啥?
答案千奇百怪,但有一处杭州伢儿共同的秘境九溪烟树今天欢声笑语。
潮新闻记者回访九溪村看到,九溪派出所民辅警走进村民家中进行帮扶,帮助村民晾晒衣物、家具等。
九溪新村村民的生活已经恢复了生机,开始了以往悠闲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