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阅读跟经常阅读的孩子,其大脑有3大不同,阅读越早开始越好

美妈很帅 2020-11-15 21:29:19

文丨美妈很帅

鲁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由此可见,阅读是将他人的经验与智慧内化成自己的过程。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有限,而知识是无穷的,我们无法经历世上所有的事情,但通过阅读我们能体验不曾经历过的生活,并以最快的方式将他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诚然,大家都知道孩子多读书是有益的,然而心中不免有一个疑问:很少阅读跟常阅读的孩子,到底差别在哪呢?

牛津大学的神经学名誉教授John Stein认为,读书能锻炼大脑。日本知名脑科学茂木健一郎也认为,阅读能够改造大脑。事实上,海量研究已经表明,很少阅读跟经常阅读的人,大脑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地方:

①神经回路不同

神经学家们曾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正在阅读时的大脑状态,发现阅读者在读单词时,至少有9个脑区在同时活动。更奇妙的是,当阅读者想象书中的景色、声音、味道的时候,能活化大脑的各个领域,并且产生新的神经回路。

一本书就好比一扇门,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打开哪一扇,也可以任意拜访古今中外的学者或老师,按自己的步调,在里面的世界遨游。

此时你需要发挥想象,驰骋思绪,充分调动觉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才把书中那个遥远的世界在脑海中描绘出来,比如,书中描写了某种声音,你需要想象这个声音,然后大脑与听力连接。

这些都需要大脑不断进行深层分析才得以实现的,阅读时想象力运动不止,自然而在给脑神经带来刺激。所以,经常阅读的孩子,神经回路活化程度更高,这就意味着孩子拥有一个运作效率更高的大脑。

②胼胝体厚薄不同

胼胝体是左脑与右脑的桥梁,负责2个脑半球的沟通。它由数以百万的神经纤维束组成。孩子读书时,需要左脑与右脑不断交叉联动,才能把书中的内容读懂。比如,只有右脑解码了书上的铅字,左脑才能对文义进行解读;你阅读时的感受或感想右脑处理了,左脑才能做进一步的逻辑分析。

可见,阅读是一项需要动脑的活动,经常阅读的孩子,神经纤维浓密,胼胝体由此逐渐增厚,触类旁通的机会也就越高,学起东西来也就不那么费劲了。

而那些不阅读或很少阅读的孩子,神经与神经之间的连接松散,如果没有其他信息刺激它,很快就会萎缩,继而被清除。胼胝体较为薄弱的话,左右脑就没法无间合作,“开窍”自然就晚一些了。

③海马体大小不同

我们耳朵深处左右各有一个小指大小的海马体,它是在信息转移到大脑之前保留短期记忆的场所。当然进入海马的信息并非全部都转移到长期记忆中,需要进行判读与筛选,那些伴有快感与反复输入的信息,会被海马判断为“重要信息”。

阅读时,为了了解书中的内容,大脑需要将书中的信息记忆并组织起来阅读,比如故事中的登场人物、故事设定、时间等复杂的信息。也就是说,阅读会不断吸收与储存大量的知识并放入海马体中,并且越是对书中的内容感兴趣,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越多,活化的效果越好。

阅读对大脑的影响那么大,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呢?以下3个方法要收好:

红色为海马体

①3岁前:感受阅读的快乐

3岁前大脑神经连接最为丰富,在这之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慢,而大脑的神经元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父母每天把宝宝把在怀里,选一本趣味盎然的绘本,声情并茂地念给孩子听,能加强神经与神经之间的连接,以完善大脑功能。

郁金香系列内页

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博士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的7个月内,必须要让他了解有人有爱他。

亲子共读时,我们抱着宝宝,在温暖的皮肤接触与熟悉的气息之中,宝宝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意。听着爸妈充满感情的语言,看着生动活泼的插画,宝宝会对书酝酿出一种亲密感,孩子热爱阅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我儿子的第一套启蒙绘本是这套铃木绘本,这书看起来没什么,但宝宝却非常喜欢。

绘本字少,色彩清新明亮,画风温馨细腻;故事看似简短,却以非常新颖的方式道出寓意深刻的道理,比如这本《早起真好》,以温暖的晨间小故事,让孩子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刚开始读绘本的时候,我没找到感觉,儿子的反应没那么强烈,后来模仿故事播讲人的口气,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孩子对故事产生了共鸣,常常要求我念给他听。

孩子3岁前处于点式思维主阶段,喜欢重复性的阅读,即使这套绘本已经被我念出花来了,宝宝依然爱听,而且听到深处还会咯咯笑或者冒出的几个单词乃至完整的短句。正是这套关于爱、亲情、成长与勇气的绘本让我跟孩子能够默契互动,彼此产生了很深的联结。

②7-10岁:培养对故事深入持久的热爱

7-10岁的孩子能听懂纯文字故事了,同时也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培养孩子对书的热爱要放要首位。

这个阶段孩子才学会认字,要是家长急着让孩子自主阅读,孩子的心思都放在解码文字上,会觉得乏味无聊,这样自然无法感受阅读的快乐,热爱就更无从谈起了。所以,要选择一些情节紧凑的又比较简短的故事,比如童话、寓言、寓意深刻的小故事。

常言道,“品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机会。”虽然孩子品格的塑造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相关,但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看,要数4-10岁期间的影响最为深刻。大脑虽然可以改变,但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掉。所以,选书首先要选经典耐读的优质书。

孩子反复阅读这些经典故事,学会明辨是非,在内化智慧的过程也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对他品格的形成乃至为人处事的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

当然啦,这个阶段家长也不能偷懒,继续每天念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能全身心走进故事的世界,而不是在发音与认字上费神,这样更能激发阅读兴趣的内驱力。

③以身作则

日本富士电视台曾播放了130名东大生的调查问卷,发现40%的东大生家庭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读报纸,而日本全国平均只有25%。之所以差距那么大,是因为东大生小时候,早上起来会模仿父亲看报纸,遇到不懂的地方会问父母,由此展开家庭知识的交流。

子曰,“欲教子先正其身”,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若想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父母应当以身作则,不管多忙放下手机,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受你影响,也会模仿你,热爱阅读的种子就悄悄埋下了。

0 阅读:30

美妈很帅

简介:专注分享孕产、育儿与辅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