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眼睛!”河南开封,一加油站新店开业时,请来几名年轻女子,穿着比基尼现场推销。有些车主为了一饱眼福,不惜排队一个多小时来加油。有人认为这种手段态度低俗,向有关部门投诉。加油站负责人不服,他表示:车展比这还暴露,为什么不去投车展? 在河南开封,一场关于营销边界的争议悄然升温。一家新开业的加油站为了吸引顾客,采取了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促销手段:几名身着比基尼的年轻女子在加油站现场进行推销活动。 盛夏的阳光下,加油站内往日的柴油味似乎被一种异样的氛围所取代。几名身材姣好的年轻女子穿着清凉的比基尼,站在每个加油机旁,笑容可掬地为驾驶员指引加油。其中一位女子的着装更是轻薄如纱,几近透明,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引人注目。 这种大胆的营销手段很快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消息如野火般在当地传开,无数车主蜂拥而至,使得这个平日里平平无奇的加油站瞬间成为了城中热点。现场车辆排起了长龙,有的车主甚至等候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加油。更有甚者,为了多欣赏美女几眼,不惜将加油分成多次进行,每次只加100元。 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这种营销方式有悖社会公德,存在安全隐患,更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随着舆论的发酵,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并最终以"涉嫌低俗营销"为由,要求加油站立即停止这一促销活动并进行整改。 面对突如其来的叫停,加油站负责人显得颇为不服。他反问道:"车展上的模特穿得更少,为什么不去投诉车展?"这一反问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在不同场合,相似的营销手段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待遇? 支持者认为,这种营销方式新颖独特,能够有效吸引顾客,并未触犯法律底线。他们认为,穿着比基尼并不等同于裸体,与体育运动中的泳装、体操服并无本质区别。反对者则认为,加油站作为一个特殊场所,理应保持庄重严肃的氛围,不宜采用如此低俗的营销手段。 这场争议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营销与道德、创新与传统之间的矛盾与张力。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不得不绞尽脑汁、标新立异。另一方面,社会公德和道德底线又时刻警醒着我们,提醒我们不能为了商业利益而不顾一切。 事实上,这种利用女性身体吸引眼球的营销方式并非新鲜事物。从车展、电子展到各类商业活动,"车模"、"showgirl"的身影屡见不鲜。然而,当这种方式被引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加油站时,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议。这或许意味着,公众对于商业营销的容忍度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色情的内容。虽然比基尼美女并不直接等同于淫秽色情,但在公共场所过度暴露确实存在争议。从安全角度考虑,加油站作为易燃易爆场所,聚集大量人群确实存在潜在风险。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女性权益的思考。将女性身体作为吸引眼球的工具,是否是对女性的物化和不尊重?在追求男女平等的今天,这种营销方式是否有悖于社会进步的方向? 无论如何,这场风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企业也应当考虑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真正高明的营销,应该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创新经营模式来赢得顾客的信赖和青睐。 这个加油站映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矛盾与纠结。它提醒我们,在商业社会中,我们既要保持创新精神,又要恪守道德底线;既要顺应市场需求,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在这种平衡中,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 最终,这场争议随着促销活动的结束而暂时平息。然而,它所引发的思考却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社会。在未来,我们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寻求共识,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或许,这次事件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结果,而在于它引发的思考。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商业行为的边界,也让我们对社会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平衡,这才是我们面对这个复杂世界的正确态度。 信源来自:新京报2024-7-6——河南尉氏一加油站 请穿“比基尼”女子搞促销 市监:涉嫌低俗营销 要求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