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如母,这位将军从小受到嫂子照顾,解放后把嫂子接到身边生活

君墨谈史书 2024-11-06 18:54:36

长嫂如母,这位将军从小受到嫂子照顾,解放后把嫂子接到身边生活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的童年虽然贫苦,却因为一位长嫂的关爱而倍感温暖。这位长嫂,虽然自己也出身贫寒,却将所有能给的温暖都给了小叔子。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将军功成名就,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照顾过自己的长嫂接到身边享福。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将军的知恩图报,更展现了一个革命家庭的血肉亲情。这位靠着长嫂照顾成长,后来在战场上屡建功勋的将军,他究竟是谁?他和长嫂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世家沉浮

提起吴富善将军的家族,在浙江绍兴一带曾是响当当的大户,祖上在道光年间就出过举人。当地人都知道,吴家不仅家财万贯,更是书香门第。在吴富善的曾祖父那一辈,光是良田就有数百亩,宅院更是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然而,世事难料。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战火波及江南。战乱中,不少商贾破产,更有甚者家破人亡。吴家虽躲过了战火,却未能逃过这场社会动荡带来的冲击。就在这时,吴富善的祖父沾染上了鸦片,这成了压垮吴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说这鸦片的厉害,那可真是家败人亡的祸根。吴家祖父原本也是饱读诗书的秀才,在当地颇有名望。可这烟瘾一上来,什么诗书礼仪都顾不上了。短短几年间,良田典当,宅院变卖,万贯家财付之东流。

1880年代,吴富善的父亲出生时,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没了良田,没了宅院,一家人住在典当后剩下的一间破屋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最让人唏嘘的是,祖父虽然是个秀才,可家道中落后,终日与烟枪为伴,哪还有心思教导子女读书识字。

就这样,吴富善的父亲13岁就不得不外出谋生。那时的社会,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要独自在外讨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他走南闯北,什么活计都干过:赶大车、扛麻袋、做工帮厨,能挣钱的活儿都不放过。

十几年的漂泊生活,吴富善的父亲总算攒下一笔钱。回到家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赎回了祖父典当的那幢房子的一半。虽然只有半幢房子,但总算有了安身之所。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吴富善的母亲,成家立业,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时的吴家,虽然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但凭着吴富善父亲的勤劳,一家人总算能够糊口度日。谁能想到,这个从大户人家沦落到街头谋生的家族,后来会因为吴富善的加入革命而重新书写家族的新篇章。

童年记忆

在1910年代的浙江农村,读书识字对普通农家子弟来说,仍是一件奢侈的事。七岁那年,吴富善看到村里其他孩子背着书包去私塾,也萌生了上学的念头。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母亲四处奔走借钱,终于凑够了一点学费。

私塾先生是位年过半百的老秀才,教学严格。每天天不亮,吴富善就要摸黑走上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私塾里的课程从《三字经》开始,接着是《百家姓》《千字文》。虽然吴富善天资聪颖,学习进步很快,但家中实在无力继续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不得不辍学。

这半年的私塾生活,成为吴富善童年最珍贵的记忆。与此同时,家中的生活却越发艰难。一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外出做工维持。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又要带着孩子们在自家的几分薄田里耕种。每天的伙食都是清汤寡水,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顿白米饭。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家人的主食就是红薯和芋头,青菜和野菜是最常见的配菜。有时连盐都要省着用,煮一锅菜汤,全家人就着咸菜度日。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连野菜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去采。

大哥作为家中长子,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做工。读了四年私塾的他,不仅能认字写信,还能帮衬家里做些记账的事。1920年前后,大哥到镇上一家木器店当学徒,每月能领到一点工钱补贴家用。这让困窘的家庭经济稍微有了些起色。

就在吴富善九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媒婆,为已经二十岁的大哥说亲。这门亲事来自邻村的周家,女方名叫周春庄。当时的农村,许多人家都早早把孩子的终身大事定下来。父母看重的是周家姑娘勤劳能干的品性,更重要的是两家都是庄稼人,门当户对。

婚后,大嫂周春庄果然如媒婆所说,不仅勤快,还特别会持家。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准备饭食,然后下地干活。家里添了这么一个好媳妇,不仅减轻了母亲的负担,更给这个贫苦的家庭带来了转机。大嫂不仅能干家务农活,还会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渐渐地,家里的日子比从前好过了一些。

嫂子的关爱

周春庄嫁入吴家后,不仅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生机,更给年幼的小叔子带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嫂不仅要操持家务、干农活,还要照顾一大家子人的饮食起居。

大嫂发现小叔子的胃不好,吃不惯粗糙的芋头和野菜,便想方设法改善他的伙食。每当家里难得有一点米时,她总是将米饭留给小叔子。为了让一把米能煮出更多的饭,她会把切碎的菜叶和芋头一起下锅,上面撒上稀疏的大米。这样既能让米饭的量显得多一些,又不至于太过浪费。

白天下地干活时,大嫂常常会偷空去山上采野果。山里的野果虽然不值钱,但对于吃不饱饭的孩子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每次采到甜的野果,她总会偷偷塞给小叔子。有时还会把自己的那份粗粮换给婆婆,让婆婆能给小叔子多添一些米饭。

除了照顾饮食,大嫂还特别注意小叔子的学习。虽然吴富善因家境困难只读了半年私塾,但大嫂并没有让他就此荒废学业。她白天干完农活,晚上就借着油灯的微光,把自己识得的一些简单的字教给小叔子。虽然她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但这种坚持让吴富善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大嫂的针线活也格外出色。为了贴补家用,她经常接一些绣活。农闲时节,她就坐在院子里绣花,一针一线间不仅赚取了额外的收入,还把这门手艺教给了小叔子的姐姐。家里几个孩子的衣服,也都是她一针一线缝补。每到换季,她总要检查小叔子的衣物,及时为他缝补破洞,加固松边。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件新衣服都是奢侈品。大嫂常常把大哥穿小的衣服改小,让小叔子穿。她总是把最好的布料留给小叔子,自己却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裳。遇到天气转凉,她更要特别留意小叔子的穿着,生怕他受寒。

就这样,在大嫂的照料下,吴富善渐渐长大。每天清晨,大嫂总会早早起来烧火做饭。灶台旁边常常蹲着一个小小的身影,那就是来帮大嫂添柴火的吴富善。这成了他们之间的一个约定:只要家里做米饭,他就来烧火。一个教人,一个学艺,就这样在烟熏火燎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这种姐弟之情,在当时的农村并不多见。大嫂待小叔子,确实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这份情谊,也为日后吴富善参加革命后始终惦记着家中亲人埋下了深深的根基。

投身革命

1927年春,吴富善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已经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在此之前,他通过地下党组织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开始参加农民运动。当时的浙江农村,土地兼并严重,佃农生活困苦,这让他对改变农村面貌有了强烈的使命感。

参加革命后,吴富善首先被派往农村发动群众。他走村串户,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他深知农民的苦处,也懂得如何和农民打交道。很快,他就发动起了一批农民加入革命队伍。

然而,1927年下半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吴富善被组织安排转移到浙江东部山区。在那里,他参与组建了游击队,开始了武装斗争的生涯。游击队初期只有十几个人,武器装备也十分简陋,但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经常在夜间出击,打击反动势力。

1928年冬天,游击队遭遇了一次重大打击。敌人出动大量兵力,对山区进行"清剿"。在一次遭遇战中,队伍损失惨重,吴富善身负重伤,被战友们连夜送到一个山村农家躲藏。那户农家的老主人曾经也是个佃农,深知革命队伍是为穷人谋利益的,便将吴富善藏在了柴房里。

养伤期间,吴富善始终惦记着家中的亲人,特别是那位待他如亲子的大嫂。但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他不敢和家里有任何联系。直到1930年,他才得知家中老父亲已经去世,大嫂带着全家人艰难度日的消息。

1931年,吴富善被调往江西苏区。在那里,他参加了红军,开始了更大规模的革命斗争。从一个普通战士做起,他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指挥才能,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在长征途中,吴富善表现出色。他带领部队多次突破敌人封锁,完成了多次重要战役。特别是在四渡赤水时,他指挥部队巧妙地避开敌人主力,为大部队的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到达陕北后,吴富善被任命为团长。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部队转战华北,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突击队攻克了一处敌人据点,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些物资极大地改善了部队的装备状况。

解放战争时期,吴富善已经是一位师级指挥员。他参与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渡江战役中,他率部在敌人密集炮火下强渡长江,为后续部队的渡江作战开辟了重要突破口。

这一路走来,吴富善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亲人,尤其是那位含辛茹苦将他抚养长大的大嫂。每当战斗间隙,他都会写信托人带回家乡,告诉家人自己平安的消息。虽然大多数信件因为战乱都无法送达,但这份牵挂从未间断。

重逢时刻

1949年冬天,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离别后,吴富善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他踏上熟悉的乡间小路时,发现村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昔日低矮的茅草屋大多改成了青砖瓦房,村口还新修了一条宽阔的马路。

村里人听说吴将军回来了,纷纷涌出来迎接。在人群中,吴富善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大嫂。二十多年过去,当年那个能干的少妇已经变成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大嫂的背有些驼了,脸上布满了皱纹,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大嫂早已得知小叔子今天要回来,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她特意做了吴富善小时候最爱吃的糯米饭和青菜汤。看到小叔子穿着军装出现在门口,大嫂的手不停地颤抖,连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吴富善注意到,家里的陈设几乎和他离开时一模一样。堂屋的墙上还挂着父亲的遗像,旁边是他少年时用过的课本。这些年来,大嫂一直保留着他的房间,定期打扫,就像他从未离开过一样。

饭桌上,大嫂将糯米饭和青菜汤摆在吴富善面前,又从厨房里端出了一碗肉汤。这是她特意从街上买来的猪肉熬的。在这个物资依然不丰富的年代,能吃上一顿肉汤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

饭后,大嫂从箱底翻出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这些年来吴富善寄回的所有信件。虽然信件不多,但每一封都被大嫂珍藏着,有些都已经泛黄发脆。她说,每次收到信就让识字的邻居读给她听,然后小心地收藏起来。

第二天一早,大嫂就像从前一样早早起来烧火做饭。吴富善也像小时候那样,蹲在灶台边帮大嫂添柴火。炊烟袅袅中,昔日的情景仿佛又回来了。大嫂一边忙活,一边细细地讲述着这些年家里发生的事情。

大哥在解放前就去世了,大嫂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们长大。她说,村里人都劝她改嫁,但她放心不下婆家的孩子们,更放不下还在外打仗的小叔子,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如今,大哥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在镇上开了间木器店,就是继承了他父亲的手艺。

临走前,吴富善提出要接大嫂去城里享福,但被大嫂婉拒了。她说自己一辈子都在农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况且,村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她的回忆,她舍不得离开。只是请求吴富善有空常回来看看,他答应了。

在随后的岁月里,每年春节和重要节日,吴富善都会抽时间回村探望大嫂。每次回来,他都会坐在灶台边,看着大嫂忙碌的身影,听她讲述村里的新鲜事。直到1962年大嫂去世,这个习惯才终止。大嫂去世那天,已经位居高位的吴富善放下所有公务,赶回村里送大嫂最后一程。

0 阅读:3

君墨谈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