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嚣张多年20年的107毫米迫击炮让它诞生:55式100毫米迫击炮

萨沙1928 2024-11-04 11:42:32

在中国嚣张多年20年的107毫米迫击炮让它诞生:55式100毫米迫击炮

今天的主角是55式100毫米迫击炮,这是解放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100毫米迫击炮。在这之前,解放军已经多年使用107毫米迫击炮,参加过第二次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55式被认为不适合中印战争的高原环境,是一种性能不佳的火炮,听萨沙说一说吧。

解放军的主力迫击炮就是四大件: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和今天要说的100毫米。

在二战中,各国装备的迫击炮基本是这样。

步兵连装备60毫米轻型迫击炮,步兵营装备82毫米迫击炮,步兵团装备120毫米迫击炮。

那么,今天要说的100毫米迫击炮呢?有什么辉煌的历史?

二战初期和中期,100毫米迫击炮不是常规装备。

如美军装备了M2型107毫米迫击炮,这种重量为160公斤的迫击炮被定为化学迫击炮。

它主要在4000米内,发射14.5公斤的化学炮弹。

美军装备该炮,主要是受到一战大面积使用化学武器的影响,必须准备一种可以发射毒气弹的迫击炮。

想要发射化学炮弹,迫击炮的口径不能很小,射程不能很近,107毫米迫击炮才能胜任。

二战中,M2型主要装备美军步兵团,每个团下辖一个107毫米迫击炮连,装备12门,目的就是应付化学战。

有趣的是,二战中美军根本没有进行过化学作战,反而在实战中发现发射普通炮弹的M2型很好用。它的射程、炮弹威力都远大于81毫米迫击炮,重量大大小于120毫米迫击炮。

该炮初期只能够只用白磷弹和毒气弹,根据美军的战场反馈,美军很快增加了107毫米高爆弹。

就炮弹来说,81毫米炮弹重量为3到4公斤,而107毫米炮弹为10公斤甚至更高,差距相当大。

以攻坚来说,81毫米炮弹只能击穿轻型房屋的顶部,稍微坚固一点的屋顶就无法穿透,更别说摧毁坚固工事,攻坚能力很弱,一般用来杀伤无保护的人员。

107毫米炮弹就强得多,直接命中就可以摧毁较为坚固的野战工事。

至于160公斤的重量,对于装备大量吉普车的美军来说也不算什么。所以,二战中美军大量使用M2型,往往替代了81毫米迫击炮。

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也差不多。

苏军本来装备了数量巨大的82毫米迫击炮,研发了PM38型107 毫米迫击炮只是装备山地步兵师,每个师装备12门。装备该炮的原因是比较轻,适合载重能力有限的山地部队。

同时代的中国,只有国军美械部队装备了少量的美制107毫米迫击炮,却没有自产的能力,属于一种冷门火炮。

107毫米火炮不是常规装备,美国的军援主要装备中国驻印军:在抗战中后期组建驻印军时,驻印军总部便直辖一个化学迫击炮团,即(化)学兵总队第1团改编的重迫击炮第11团。这个团为三营九连制,每个迫击炮连配备8门M2式107毫米重迫击炮,全团总计装备72门炮。后来国民党军又相继组建了重迫击炮第13团、第14团、第15团,均装备M2式。在当时,上述级别的炮兵团属于总部直属炮兵,因此上述4个重迫击炮团分别被派往东北、华东、中原等战场,作为加强炮兵使用。

这么算起来,国军一共只有二三百门107毫米迫击炮,没什么了不起。

由于国内120毫米迫击炮数量很少,国民政府无法大量自产,八路军兵工厂只能自制少量低档山寨货,一些107毫米迫击炮就只能赶鸭子上架作为炮兵主力。

国军很少将107毫米迫击炮配属步兵团,而是作为师一级支援火炮,作为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代替品,起到的作用有限。

国军驻印军主力在东北打内战,林彪的四野缴获了一批107毫米迫击炮。

在1948年辽沈战役时,东北野战军统计有24门107毫米迫击炮参战,就是此前作战中缴获的。其中第1纵队有6门、第2纵队有5门、第3纵队有2门、第4纵队有3门、第5纵队有8门。

辽沈战役中,国军在东北的107毫米迫击炮主要属于重迫击炮第11团,大部配属美式部队为主的廖耀湘军团,少数留守东北国军大本营沈阳。

辽沈战役结束以后,重迫击炮第11团的近百门107毫米迫击炮,应该都被解放军缴获了。

在国军和解放军装备中,107毫米迫击炮是边缘火炮,不受重视。

朝鲜战争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100/107毫米迫击炮的地位。

志愿军进入朝鲜时,考虑到长身管火炮难以跟得上部队穿插行军速度,携带了大量迫击炮。

以第39军为例,携带了260门60毫米迫击炮,82门81毫米迫击炮,12门120毫米迫击炮,另有12门107毫米迫击炮。

实战中,39军有36门日制和美制山炮,因运输不便,根本就无法到达最前线。甚至轻便的日本92式步兵炮,也难以跟上作战部队。

说来说去,迫击炮就是步兵唯一支援火炮。

第39军有107毫米迫击炮,不代表其他部队也有。

以同时进入朝鲜的第50军为例,携带了230门60毫米迫击炮,56门81/82毫米迫击炮,还有一些步兵炮和山炮,然而107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数量都是0。

第50军原本是国军第60军,是云南的滇军部队,属于杂牌部队,不受重视,装备的火炮制式混乱,缺少大口径迫击炮。

39军有107毫米迫击炮,因为该军是林彪四野主力部队2纵。仅仅辽沈战役中,该部参加攻克义县、锦州和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的围歼战,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沈阳。

第39军消灭了很多国军美械部队,自然能够缴获到107毫米迫击炮,然而这样的解放军部队是少数。

上面说了,朝鲜战争改变了107毫米迫击炮的地位。

朝鲜战争前3个战役,主要在朝鲜多山的北部进行,是炮兵机动行军的恶梦。

120毫米迫击炮重达280公斤,炮弹就有16公斤。虽然射程高达5000多米,炮弹威力堪比122毫米榴弹,仍然难以快速机动作战。

一根炮管就有100公斤重量的120毫米迫击炮,人是无法在山地扛着行军的,必须拆卸开利用骡马运输,非常不方便。

相反,107毫米迫击炮的优势就来了。全重战斗重量只有170公斤,比120毫米迫击炮轻得多。炮弹重量为10公斤,虽威力减小,然而更利于日常运输,非常适合山地作战。

很多志愿军部队直接用107毫米迫击炮,顶替难以运输的120毫米迫击炮,作为步兵团主要炮兵力量。该炮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提供一些志愿军奇缺的攻坚能力。

有趣的是,志愿军的敌人美军也是如此。明明装备大量榴弹炮,美军仍然很重视107毫米迫击炮。

美军的步兵团通常直接配属一个重型迫击炮连,下辖12门107毫米迫击炮。要知道,美军步兵团战时通常会混编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装备18门榴弹炮。更夸张的是,步兵团通常还会得到一个坦克连,配属22辆坦克。这种火力已经牛逼到家了,美军步兵团仍然要装备107毫米迫击炮,就是用于山地机动作战。

榴弹炮要卡车拖曳,坦克只能沿着公路缓慢前进,107毫米迫击炮则可以放在吉普车上到处乱跑。

我们看看一个战例。

1951年11月,志愿军进行了马良山反击战。当时英军第29旅付出很大代价,占领了志愿军第64军的马良山正面阵地,接着转为防御。

英军损失惨重,被迫让第28旅苏格兰皇家边防团(4个步兵连、2个火器连)换防。

苏格兰皇家边防团在马良山修建了大量阵地,仅仅铁丝网的纵深就有40米,还有大片雷区,阵地前沿10公里以内由炮兵火力封锁,10公里以外由飞机封锁,形成了空、炮、坦相互配合的立体防御工事。

志愿军想要反击,就必须使用火炮压制,不能单纯士兵步兵强攻,不然就是送死。

为此,志愿军第64军装备了不少火炮,更储存了大量炮弹。

受到火炮数量的限制,此次志愿军除了山炮、榴弹炮共57门以外,最大口径的压制火炮就是107毫米迫击炮,还准备了10个基数的炮弹,另外有10辆坦克。

战斗打响以后,志愿军在30分钟内疯狂炮击,将英军阵地摧毁大半。

炮火暂停后,训练有素的英军判断志愿军就要冲锋,迅速进入残存的阵地准备防御。

谁知道,志愿军用迫击炮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火力急袭,接着是第二轮,第三轮,最终步兵才在坦克掩护下进攻。

利用这种打法下,志愿军当天就夺回马良山阵地。

随后英军多次反击,都被志愿军利用炮火击退。

此战志愿军毙伤、俘敌1740余人,占整个朝鲜战场期间英军总损失的近四成,马良山成了英军挥之不去的“伤心岭”。

战斗中,107毫米迫击炮起到了很大作用,摧毁了大量简易野战工事,造成英军很大人员伤亡。

有意思的是,英军同样使用107毫米迫击炮反击,还被志愿军缴获了3门。

实战中,107毫米迫击炮威力比82毫米大得多,最大射速高达每分钟20发,火力非常猛烈,还有高达4000米的射程,相当的实用。

志愿军官兵认为,107毫米迫击炮弹对于人员的杀伤力,比美军105毫米榴弹炮弹还要强,不是82毫米可以相比的。

前线志愿军对107毫米很是赞赏,希望能够大量装备。可惜中国无法自产这种火炮,缴获的火炮数量有限,只能向苏联方面购买了。

在1951年,中苏达成协议,由苏联提供60个陆军师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数量不少的苏制107毫米迫击炮。

到了1951年底,志愿军共有128门美制和57门苏制107毫米迫击炮。

志愿军对苏制PM38型107毫米迫击炮有些不满,认为太沉重。

在苏军中,该炮安装两轮炮架,平时主要用汽车或者马车拖曳前进,而不是拆卸后用骡马背负。

志愿军则主要用在复杂地形作战,大多数时候要马匹背负甚至炮兵直接扛着走。

可惜,当年解放军饥不择食,有炮用就不错了,重一点就重一点吧。

单纯依靠购买武器,志愿军不能维持大规模作战。在中国要求下,苏联人在1952年将107毫米迫击炮所有图纸和技术资料全部转交,不过此时解放军还没有山寨的技术能力。

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开始了全面苏式化,迫击炮方面尤其如此。

一时间,解放军仿造了苏联现役的82毫米、100毫米和120毫米三种主力迫击炮,以及160毫米特种迫击炮。

仿造成功的100毫米迫击炮,就是赫赫有名的55式100毫米迫击炮。

解放军仿制55式没有太多想法,反正苏联老大哥都装备了,我们仿造肯定是没错的。

55式的仿造工作,也是“一五”计划中解放军计划装备的火炮型号,同苏军一样是装备步兵团,作为82毫米中型迫击炮和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补充。

55式大量装备轻装步兵部队,如山地部队、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等。

55式性能平平,同二战期间的美军、苏军107毫米迫击炮差不多。

它的最大射程为5500米,行军全重为275公斤,战斗全重有170多公斤,炮管重达近100公斤。

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100毫米迫击炮没有发挥大的作用。

中印边境的特殊地理情况,解放军长身管火炮难以在这里作战。

除了北线曾使用解放军最轻便的长身管火炮,老旧的76毫米加农炮以外,军队的支援火炮完全是迫击炮。

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导致士兵负重能力大为降低。

很多解放军官兵在平原时,携带三四十公斤辎重长距离行军根本不当回事,甚至可以一次性携带维持9天的军粮和7天的弹药长时间追击作战。

到了高原就完全不同,棒小伙只能携带三四十斤的物资爬山涉水,每到行军结束都有不堪重负的感觉。

所以,基层解放军官兵主要依靠轻便的60毫米和82毫米火炮。

至于120毫米重型迫击炮,重量太大基本用不了。

丁盛将军回忆,为了带着2门120毫米迫击炮作战,他用了2个步兵连负责运输。

这种作战,本来是55式100毫米迫击炮发挥威力的最好场所,表现却不理想。

说轻便吧,它的行军重量200多公斤,战斗全重170公斤,确实比行军重量500公斤、战斗全重275公斤的120毫米迫击炮要轻不少。

然而,55式100毫米迫击炮不是一定能胜任山地战。

该炮拆卸后,三个零件平均重量仍然有接近60公斤,尤其炮管重达近100公斤,炮兵们不堪重负,在高原地区根本就扛不动。

相比起来,53式82毫米迫击炮的其他性能很差劲,该炮全重只有53公斤,还不到55式100毫米的三分之一,最重的炮架也就18公斤,这才能够适应山地战。

战争中,少量55式参加了作战。曾有一个战役,是印军迅速溃逃,我军快速包抄拦截。

边境交通非常烂,印军只能沿着一条山间公路撤退。我军炮兵赶着骡马快速穿插,好不容易在印军之前到达一段比较狭窄的公路。此时,正常的操作是赶着骡马爬上公路边的小山,占据高地掩护封堵公路的解放军步兵战士。

骡马是四蹄,爬山速度不快。就在炮兵驱赶骡马爬山时,印军溃兵已经到了,同解放军步兵激烈交火。

这种情况下,炮兵非常重要,只要进行足够的炮火掩护,印军可能彻底崩溃直接投降。

如果印军发现解放军只是轻装步兵没有火炮,可能就会困兽犹斗,拼死突围。

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炮兵发挥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不等骡马缓慢上山,而是直接扛起100毫米迫击炮零件快速爬山。

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带,炮兵们背着沉重的火炮零件爬上小山顶猛烈炮击。100毫米迫击炮威力较大,印军立即认为这是解放军主力部队,非常恐慌,很快溃散了。

虽然仗打赢了,炮兵们因超过人体极限爬山,身体受损严重,尤其是背着100公斤炮管的士兵累的留下了后遗症。

所以,55式被认为是鸡肋。

要是图机动轻便,就应该用82毫米迫击炮。要是只求火力和压制力,干脆多用些人和骡马直接用120毫米迫击炮,何苦用这种不高不低的100毫米迫击炮?

在1969年的珍宝岛战斗中,解放军配备了82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却没有配备100毫米迫击炮。解放军认为,这两种火炮的组合已经足够,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没有必要使用55式100毫米迫击炮。

在珍宝岛战斗的315战斗中,早上8点30分开始,位于135.0高地的200团120迫击炮连、209高地的201团1营1炮连的6门82迫击炮、无名高地上的201团3营3炮连的6门82迫击炮开始向岛上开炮射击。当时资料记载:成片的炮弹在苏军阵地上爆炸,机动群顿时陷入了混乱。苏联前线军官当即通过电台联络后来,请求炮火增援。

然而,无论是基层军官,均无权调动第135摩步师的炮兵群,师长涅索夫向远东军区请求调动师属炮兵支援登岛苏军也遭到了拒绝。而前线军官一直在电台里呼叫“我请求火力支援,请给我炮火支援,我的人快死光了!”无奈之下,苏军命令第57边防总队第2机动群(40人,4辆装甲车)于9时15分登岛,由第57边防总队政治处主任康斯坦丁诺夫中校指挥,负责抢救伤员和掩护撤退。

整个战斗中,没有100毫米迫击炮的影子。

55式在战争中表现不佳,那么是不是会被迅速淘汰出解放军现役?

恰恰相反,解放军没有淘汰55式,反而在中印战争后就开始大力研究轻型化71式100毫米迫击炮,干脆淘汰了120毫米成为解放军制式重型迫击炮。

这又是为什么呢?

0 阅读:0

萨沙1928

简介:坚持文章原创,每一篇都是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