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和郭汝瑰都是蒋介石倚重的国军将领,然而杜聿明在郭汝瑰家做客后,却向蒋介石揭发郭汝瑰是共产党,结果蒋介石不仅把他臭骂了一顿,还更加信任郭汝瑰。
正因如此,郭汝瑰的真实身份就成了杜聿明的心结。
1981年,郭汝瑰探望病重的杜聿明,杜聿明忍不住问道:“我最后问你,你究竟是不是共产党?”在得到郭汝瑰的答复后,杜聿明长叹一声,终于解开了心结。
那么,杜聿明为何会怀疑郭汝瑰是共产党呢?郭汝瑰的答复又是什么呢?
在国军将领中,杜聿明和郭汝瑰都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天子门生”,由于才干突出,两人深得蒋介石信任和器重,特别是郭汝瑰,他不仅就读过黄埔军校,还是中国陆军大学的高材生,而中国陆军大学的校长亦是蒋介石,所以他这样优秀的学生,更是被蒋介石当作了左膀右臂。
其实,在考入中国陆军大学前,郭汝瑰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让他愤然退学,回国后才又考入中国陆军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还被推荐到陆军大学研究院继续接受军事教育。
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军的飞机大炮,一些国军军官出现了畏战情绪,甚至寻找一切理由逃离战场,比如第14军42旅的旅长和副师长相继出现畏敌事件,紧要关头师长只得让从未带过兵的郭汝瑰代理旅长职务,指挥作战。
没想到郭汝瑰亲自在前线督战,指挥42旅8000余人硬是坚守阵地7天7夜,打到最后只剩下不到2千人仍在顽强坚持。
郭汝瑰一战成名,不仅惊动国民党高层,还振奋了全国抗日救亡的决心。
此后,郭汝瑰更是以其多变灵活的指挥和奇特的战术在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和鄂西会战等重大战役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而他也凭借着卓越的战功步入国民党高层,得到了蒋介石的倚重和信任。
然而杜聿明却几次三番公开说郭汝瑰是共产党,甚至还向蒋介石揭发了他。
原来,杜聿明有一次到郭汝瑰家做客,看到他家里非常清贫,就连沙发都打着补丁,他认为一个国军将领竟如此清廉,简直就像个共产党。
杜聿明的猜测也有他的道理,因为当时国民党确实很腐败,所以在国军队伍中就有“谁清廉谁是共产党”的说法。
不过,杜聿明的揭发却让蒋介石大为光火,因为他也知道国民党腐败严重,他搞了几次反腐最后都不了了之,所以他当时就阴沉着脸表示,按你的意思,我们的军政官员都只能是腐败贪污之流?就不能有清官了吗?我也不贪,难道我也是共产党员?
挨了一顿臭骂的杜聿明讨了个没趣,只得闭嘴,然而多年后蒋介石败退台湾时,才发现杜聿明的判断没有错,郭汝瑰就是个共产党。
郭汝瑰早年就读黄埔军校时,就对共产主义产生了信仰,并于1928年加入了共产党。
然而蒋介石当时正极力围剿共产党和革命志士,在恶劣的形势下,郭汝瑰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整个抗战期间,郭汝瑰凭着卓越的军事才干,不仅成为了著名的抗日名将,还步步高升,成为国军将领中数一数二的王牌将领。
然而郭汝瑰虽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他却对于他有知遇之恩的蒋介石看不上,觉得蒋介石不懂军事,只会耍政治手腕,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更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政权。
于是,郭汝瑰多年来一直以共产党的要求约束自己,并且无时无刻都在盼望着能重回党组织。
1945年,已经升任国民党军务署署长和国防研究院副院长的郭汝瑰遇到了老同学任逖猷,并通过他的堂弟任廉儒重新联系上了组织。
原本,郭汝瑰想要去延安,但时任共产党南方局负责人的董必武却认为他正处于国民党核心领导圈,很适合为党组织收集重要情报,于是郭汝瑰从那时起,成为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红色间谍。
解放战争时期,在蒋介石的提拔下,郭汝瑰官至总参谋部办公厅副厅长及国防部第三厅厅长,成为了国民党的核心人物,这也让他接触到了更多机密情报,而正是这些重要情报,让解放军掌握了国民党的动向,从而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淮海战役打响时,杜聿明对郭汝瑰的举动已经起了疑心,于是向蒋介石揭发了他,结果他挨了骂,战败后还做了俘虏。
当然,郭汝瑰的身份虽然很隐蔽,但他也遇到过危险,比如和他单线联系的同志被捕,尽管受到严刑拷打,却始终没有说出他的名字,从而让他躲过了一劫。
淮海战役失败后,郭汝瑰引咎辞职,后又被蒋介石任命为第72军军长,驻守四川西南地区。
没想到解放军在解放四川时,郭汝瑰带着第72军投诚起义,消息传出后,蒋介石这才意识到郭汝瑰是共产党,不由对他破口大骂。
新中国成立后,郭汝瑰的身份出于保密需要,一直没有公开,只能以投诚将领的身份给予相应的工作安排。
1980年,退休后的郭汝瑰给党组织写信,再次请求入党,在得到批准后这才重新回到了党组织。 所以面对杜聿明的询问,郭汝瑰坦然地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1997年,90高龄的郭汝瑰因车祸去世。
对于郭汝瑰英雄的一生,中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对他在抗战和解放时期做出的贡献给予了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