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护我安澜运河新景映欣颜

金台资讯 2024-07-09 10:09:01

人民网记者赵艳红金慧慧黄钰实习生杨益婷

千里通波,舟楫如梭。

中国大运河南起浙江,北至北京,途径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5大河流水系。运河流经地,往往人口稠密、繁华富庶。涛声帆影间,翻涌着无数动人的人间烟火故事。

喝着大运河的水长大,在大运河上跑船养家,沿着大运河去往更大的世界……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举办。来自浙江、山东、江苏的三位运河人讲述了人河共生的故事。

岸清景明出行更舒心

3块钱即可从浙江杭州武林门码头乘坐运河水上巴士到拱宸桥。沿途往来货运船只络绎不绝,运河街景尽收眼底,古韵悠长的水乡风光与繁华热闹的现代都市交织成趣。

为缓解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2004年,杭州开通水上公交巴士,成为全国第一个开通市区运河水上公交的城市。2005年,水上巴士线路增加了“西湖号”,薛鑫坤担任船长。

“大运河是生命之河,滋养了我们全家人。”薛鑫坤动情地表示,祖父母、父母和自己三代人都是开了一辈子船的船工。在船上长大的他,从货运小工变成第一批水上公交司机。

薛鑫坤见证了大运河生态环境的改善。2003年,杭州成立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2006年,针对大运河的综合保护管理和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杭州采取了编制条例、修复生态等一系列措施;2017年,杭州对大运河进行分类分段分级保护管理,大运河环境治理从水环境整治延伸到多方面综合保护。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020年运河杭州段总体水质状况为优。

“眼见着运河的水变清了,风景变美了,文化长廊一步一景,外地游客最喜欢坐水上巴士了。”薛鑫坤说,20年过去,大运河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的水上巴士,不只是交通工程,也是杭州的风景线。薛鑫坤回忆,水上巴士开通之初最高峰乘坐人数在千人以上。如今,每逢节假日水上巴士日均乘坐人数可达8000人次。

杭州水陆交旅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林蔚介绍,为了推进水上交旅融合发展,增加大客位数的船舶,建设综合水上客运中心,投入绿色新能源船舶,不断拓展新的旅游路线。2023年,运河水上巴士游客量同比增长超180%,达到120万人次。

水深道宽货运更高效

“两千吨级的集装箱船,北斗导航,探测仪配齐,六七级大风天照样跑。”说起新换的船,来自山东济宁的杨杰伟言语中不无骄傲。

杨杰伟是在大运河上从事航运业20多年的“跑船人”。微山湖是山东最大淡水湖泊,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杨杰伟的乡亲们大多从事水运行业,在运河航线上往返。他记得,爷爷辈最常见的是木船,父亲辈换成了载重80多吨的水泥船,再后来是载重200到400多吨的铁船......

为减少航运货物对运河水质造成的污染,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结构,济宁鼓励更换集装箱货轮,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借此机会,杨杰伟和弟弟贷款购买了一艘大型集装箱货轮。除了先进的航船设备一应俱全,新船上还配备了空调、冰箱等生活设施。

“2000多年前,大运河上跑的可能是10来吨的小木船,现在跑的是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轮。从古至今,大运河河道一直在升级改造,加深加宽。”杨杰伟说。

2022年,济宁共计完成201.3公里高等级航道改造提升,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京杭大运河济宁段1000吨至2000吨级船型实载率可提升近60%,2000吨级提升近30%,每年可节省直接物流成本近10亿元,减少航运油耗约15万吨。

为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效益,京杭大运河沿线各地建成了保证船舶24小时通航的航道设备。济宁段推出的“鲁船通”App报闸系统将船闸单闸运行时间缩短至42分钟,船舶通航效率大幅提升。

“从山东济宁到江苏太仓要过12道闸,15天路程变成了5天,节省的时间就是金钱。”杨杰伟表示,现在的船闸系统很智能,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过闸手续,大大缩短了时间。

常年在河上“跑”,以船为家的杨杰伟感受到运河多年来的变化,“河道宽了、深了,河水越来越清了,两岸的生态绿化做得非常好,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一家的日子就像这条大运河一样,越跑路越宽!

退捕转型渔民闯新路

“骆马湖的夜里,我们凑在一条大船上演奏,听到琴声,很多渔民从10里外划着小木船来听,有时一聚就有上百条船。呼啦一大片,渔火点点,琴声悠扬......”做渔民时召集伙伴,凑在大船上唱歌演奏的欢乐时光,江苏徐州新沂市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团长沈召明至今记忆犹新。

窑湾古镇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因“运”而生,发展成为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和商贸重镇,有“黄金水道金三角”之称。因水位落差较大,船舶不宜夜行,停泊此处补给。南来北往的船工、渔民聚集于此,唱起各自的家乡戏。长久的熏陶使得沈召明成了戏迷,他常到岸上看电影,学唱歌。

“打记事起就知道逮鱼摸虾、下钩下网,每天都要干活。”沈召明祖孙四代都在运河上以捕鱼为生。船上生活枯燥,从小爱唱歌、吹笛子的沈召明组建起渔民乐队,吼两嗓子唱首歌,拿着乐器拉曲子。“时间长了逐渐固定下来七八个人,爱唱的歌像《一条大河》《洪湖水浪打浪》《小小竹排江中游》,都是跟水有关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靠水吃水的传统渔业生产模式迎来变化。2013年6月,四部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改善以船为家渔民居住条件,推进水域生态环境保护。”2014年7月,江苏省正式启动渔民上岸安居工程。2015年8月,沈召明所在的三桥村退捕渔民搬迁工程启动,他率先签约上岸,搬进了渔民安置小区。“过去打鱼是为了生计,现在退捕是为了子孙。”

恰逢新沂市建设窑湾古镇景区,沈召明组建的渔民乐队被景区“收编”,成为景区文艺团体。艺术团的成员大多由撑船摇橹几十载的渔民组成,经过不断发展,剧团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

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沈召明计划沿着大运河源头开启巡演,唱南腔北调、讲漕运故事、演渔家民俗。

家运、水运、国运交织,大美和鸣,奔流不息!

相关报道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水润华章运河古韵涌新潮

行走大运河|淮安:大运河上的“换乘点”和“质检站”

行走大运河|千吨货船如何通行?看苏南第一闸

行走大运河|来自江都水利枢纽的用电单

0 阅读:1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