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谐星
科班出身的马丽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谐星,按她自己的话说:“最终是喜剧选择了我”
1982年马丽出生在辽宁丹东。童年长得像洋娃娃一样的她,过着靠脸吃饭的日子
然而这种自信在她14岁读艺校后摔得稀碎。她看着周围个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姑娘,觉得相貌平平的自己只能做个舞台剧演员,“反正我画个大浓妆灯光一打一样美美的,隔着那么远,观众也看不见我长啥样”
2001年,马丽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大学期间马丽的专业很拔尖儿,但在拍毕业大戏时,她却和女一号失之交臂。一个老师告诉她“你看着像猴子”,还建议马丽如果以后还想当演员,最好把上牙拔掉四颗、再箍一箍
马丽听完没啥自信再去见剧组和找工作了。本科毕业后,她考入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深造
主攻话剧表演的马丽获得了一些出演正剧的机会,她和蒋雯丽做过搭档,也跟濮存昕演过夫妻
但她反响最好的角色,却是一些喜感十足的小人物。哪怕戏份很少,只要马丽一说话,台下的观众就止不住地笑,连她自己都觉得:“大概是老天爷赏了这口饭吃”
2005年,开心麻花团队在看过马丽的一次演出后,向她发出邀请
马丽特地化了妆,带着激动的心情去见导演。整个屋子里闹哄哄的,完全分不清谁是干啥的。她弱弱问了句:“请问沈导在吗?”旁边传来正激情斗地主的沈腾的声音:“四个二,炸!”
虽然沈腾“帅气、有才华”的形象在马丽心中幻灭,马丽还是留在了这个看起来像个草台班子的地方。随后的经历也很快证明,喜剧的确提供了更适合马丽肆意生长的土壤
她不仅成为开心麻花的“千场女王”,影响力也渐渐辐射到舞台之外。2010年,何炅邀请马丽在湖南卫视元宵晚会上出演小品《超幸福鞋垫》;三年后哈文导演挖掘她上了春晚,马丽和她粗犷的标志性大笑一夜出圈
运气决定一个人的开始,自我认同则决定他能走多远
与心甘情愿“校草变大叔”、为了搞笑绝不减肥的沈腾不同,马丽对于“女谐星”的身份一直表现得比较拧巴
一方面,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一行有天赋、有认可、有未来;另一方面,她又想保持女明星的光鲜亮丽
有次马丽被邀请出席颁奖典礼,工作人员帮她借衣服,品牌嫌马丽形象土,不愿意借,这件事深深刺伤了马丽。她不仅疯狂减肥、“报复性”地变美,还拍了《男人装》。
但她在时尚方面的努力很少收获正向的回馈。观众关心的不是“马丽是不是变美了”,而是“马丽为什么不好笑了”
其实笑就是喜剧的正义,而逗人笑从来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每个女谐星都可以脱离外貌焦虑,自信于自己的职业选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