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13.5万亩苎麻丰收产业链实现本土化延伸

封面新闻 2024-07-16 16:02:22

兰楯封面新闻记者曾业

苎麻,是四川省大竹县的六张名片之一,大竹县因此有了“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7月,大竹县13.5万亩苎麻喜获丰收。时下,该县4.76万户麻农正在抢抓农时收割苎麻。

大竹县坚持把苎麻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既注重产业基地建设,也注重发展精深加工,在延伸产业链条上狠下功夫,同时还加大了扶持力度,确保苎麻产业持续稳固发展。

优化经营模式

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

7月以来,在大竹县川主乡苎麻基地,随处可见采收苎麻的麻农。一种叫“剥麻机”的农机,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麻农通过手工打麻叶、割麻秆后,将成捆的麻秆投入剥麻机,短短两分钟,机器不断就“吐”出黄绿的原麻丝。

“人工打麻一天只能打10到20斤,机器打麻一天可以打140到150斤。”麻农介绍。

过去用手工,现在用机械,作为大竹苎麻的传统种植区,川主乡积极探索发展苎麻产业道路,让老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在土地流转、服务保障、项目争取、基础设施保障、机械化打剥等方面下功夫,重点培育栽、收、售、研一体化龙头企业。

如今,以金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乾城家庭农场、科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川主乡借助省级苎麻园区建设契机,打造苎麻种植、收储、机械化打剥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推行多种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专合社、村级组织、农户共赢。同时,还免费发放抗倒伏能力强、纤维指数高的川苎16号等优良苎麻品种,提升产量,带动增收。

由于苎麻收购价格存在波动,川主乡研究制定苎麻发展工作措施,积极与麻农和种植大户签订销售订单,对麻农的原麻实行保底价收购,切实保障麻农种植利益。

目前,苎麻种植遍布大竹县31个乡镇(街道),培育苎麻种植新型经营主体42家,先后获得“中国苎麻之乡”“全国苎麻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优质麻纺原料基地”等称号。

发展精深加工

实现产业链本土化延伸

苎麻产业是大竹县的传统产业,如何走出新路?企业瞄准了“科技”。

在大竹经开区的四川亚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里,设备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各司其职开展生产,精梳、并条、络筒……在他们的操作下,苎麻产品不断产出。

这是一家集苎麻种植、脱胶、纺纱、织布、服装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2022年8月入驻大竹经开区,投资建设苎麻及相关产品生产线,目前产销两旺。

“全厂实现机械化生产,引进的全电脑粗纱机、自动络筒机、织布机等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产品质量,部分车间只用几个人值守管理。”该公司技术总监、总工程师秦大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企业引进的设备多达700余台(套),薪酬采取“计时+计件”模式,工人单月工资能达8000元。

“我们拥有苎麻产业‘全链条’的生产能力,加之依靠‘苎麻之乡’大竹的原材料供应,产能还在进一步扩大,持续为当地苎麻产业发展赋能。”该公司负责人丁禹皓告诉记者,大竹苎麻纤维支数高、品质好、产量高,加之政府的支持和区位优势,形成推动企业发展合力,不仅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还能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良性竞争,完善区域内的产业链条,提高苎麻产业附加值,推动大竹由原麻基地转变为苎麻精深加工产业聚集地。

每年投入500万元

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大竹县成为四川省苎麻纺织基地,当地先后出台多项针对性产业扶持政策,每年投入用于苎麻产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逐年增加。今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大竹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苎麻列为大竹县“稻麻茶竹椿虾”六张名片之一。

为推动苎麻产业发展,大竹县设立了苎麻产业发展机构,先后出台了《大竹县支持苎麻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关于促进苎麻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产业扶持政策,县级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苎麻产业发展。

同时,大竹县还做好“大竹苎麻”产业规划,针对性发展相应的优势品种,找准市场定位,在苎麻纤维应用中扬长避短,向高端产品迈进,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合理扩大面积、持续抓好品改、积极培育大户、推广机械打剥、研发收剥一体机等举措,保证优质充足的原材料,鼓励本地加工企业与麻农发展订单农业,稳定面积的同时稳定原麻价格,保护麻农利益。鼓励企业建立原料生产标准、加强种植基地监管、指导麻农按企业标准种植、打剥苎麻,确保原麻品质。

此外,大竹还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大竹苎麻”品牌形象,深挖文化底蕴;建立现代优质苎麻纤维新材料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优质苎麻原料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构建苎麻纱线、织布、服装的苎麻全产业链新格局,打造全国苎麻产业发展高地。

0 阅读:16

封面新闻

简介:封面新闻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互联网新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