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十四届江苏书展南京市“阅见文博——书香满金陵系列活动”当中的重点活动,7月12日,《仪凤之门》品读会在六朝博物馆举行。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振羽带领读者品读叶兆言全新力作《仪凤之门》,从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说起,领略文学中的南京。
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文学塑造了这座城市,而南京又用自己独特的山川形胜与其达成双向奔赴,彼此成就。《仪凤之门》以仪凤门为原点发散开去,将南京城辛亥革命前夜的百姓生活、南京近现代的城市发展轨迹融汇于以杨逵等男主角为首的人生命运浮沉之中,间杂南京城尤其是下关地区的地理、人文、社会发展等细微城市脉络,是一部底层小人物成长奋斗的心灵史,也是南京城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作品以为南京铸心立魂的方式阐释了历史之道,沧桑之中显示出不容撼动的必然力量。
“对南京这座城市的书写,叶兆言无疑是其中一位成就突出的作家。”王振羽在品读会上介绍,仪凤门是南京的北大门,出了仪凤门就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这个城门,它成为一双见证历史风云际会的眼睛,阅览着城市变迁和人物悲喜命运。该书也成为叶兆言从“秦淮河视角”到“长江视角”的转折之作。
从六朝迄今,南京饱经沧桑,诗文风流,冠绝一时。王振羽在品读会上介绍并点评了历史上诸多和南京关联的诗人、词人及他们的传世名著,如范晔《后汉书》、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等等,帮助读者系统梳理了南京绵延近两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脉络。现场王振羽还例举并讲解了诸多以南京为背景的小说,如《白门柳》《新战争与人》《丹凤街》《安魂曲》等,他认为叶兆言的《仪凤之门》,虚实相间,真真假假,有虚构之处,也有真实历史,是混杂的文体,道出普通小人物在这样一个动荡时代里的命运与处境,是这个作品非常鲜明的特色和最有价值的地方。
“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饱经风霜的中年,与时代抗衡着,却又为时代付出代价,个体与历史在南京城里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协奏。《仪凤之门》以市井生活、平民视角切入,这样的艺术处理无疑平添了文学的真实与真切。”王振羽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