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原来熊猫也会记仇啊!全国唯一凭实力混上编制的大熊猫,三放三归,对奶爸“因爱生恨”

原来熊猫也会记仇啊!全国唯一凭实力混上编制的大熊猫,三放三归,对奶爸“因爱生恨”20多年,真是离谱又好笑! “回家”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是漂泊者心灵的港湾,但对于一只名叫高高的大熊猫来说,“回家”却成了一场啼笑皆非的拉锯战。它三次“逃离”自然,义无反顾地回到人类社会,最终成功“躺平”,捧上了“铁饭碗”,成为熊猫界的传奇“人物”。 1993年4月,四川某自然保护区的深山老林里,村民发现了一只大熊猫幼崽,它脏兮兮的,而且有一只耳朵只剩下了一半,估计是与父母走散后遭遇了猛兽袭击。 好心的村民立刻联系了当地派出所,民警随后联系了动物保护基地,就这样,这只大熊猫幼崽被送往了都研究中心,开始了它与人类社会的不解之缘。 工作人员为它取名为“高高”,对其进行了治疗,并安排了经验丰富的管理员杨国富悉心照料它的饮食起居。 在基地的精心呵护下,高高逐渐恢复了健康,也与人类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2003年,高高被选中作为“友好大使”前往美国“留学”,为期十五年。在圣地亚哥动物园,高高不仅受到了贵宾级的待遇,还与一只名叫白云的雌性大熊猫喜结良缘,成功繁育了五只可爱的熊猫宝宝。 2018年,高高结束了“留学”生涯,荣归故里,在都江堰基地安享晚年。然而高高似乎仍对当年被杨奶爸“三次抛弃”的经历耿耿于怀,每次听到杨奶爸的名字,高高都会暴跳如雷,仿佛在控诉着当年的“不公待遇”。 同样也正是这“三次抛弃”,让高高混上了编制。 当时高高虽然在基地里和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但回归自然才是野生动物的归宿,为了让高高能够适应野外生存环境,杨国富决定对它进行野外生存技能训练,为它重返自然做好准备。 训练的过程充满了挑战,高高似乎对爬树这项技能毫无兴趣,即使杨国富使出浑身解数,它也依然我行我素。尽管如此,在杨国富的耐心教导下,高高最终还是掌握了爬树、觅食等基本生存技能。 1995年4月,在高高被救助两周年之际,基地工作人员满怀期待地为它准备了一场特殊的“生日宴会”,并选择了一个食物和水源充足的地方,开始了第一次放归尝试。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高高竟然循着人类的气味,一路找到了附近的村民家中,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人间烟火”。 为了让高高真正回归自然,工作人员先后又进行了两次放归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高高总能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人类世界,令人哭笑不得。 高高三次“逃离”自然的举动,让基地最终决定为它申请“编制”,成为基地里唯一一只拥有“铁饭碗”的野外大熊猫。 高高的事情让我们思考,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该如何尊重它们的选择?如何才能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都江堰大熊猫保护基地附近,许多村民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早已成为佳话。村民们对野生大熊猫十分友善,甚至会主动为它们提供食物和住所。每年春天,村民们还会在河边看到野生大熊猫嬉戏玩耍的场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令人动容。 尊重自然、爱护动物,是人类永恒的责任。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尊重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美好家园。 信息来源:纪录片《回家》(大熊猫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