墀头砖雕
翠花街5号院的金柱大门
顺着赵登禹路,漫步沧桑斑驳的老城,循着蝉鸣,拐入一条曲折幽深的胡同,挂在墙上的红色标识牌告诉人们这条街的姓名——翠花街。沿此前行数十步,一座恢弘而古老的院门跃入眼帘,这便是翠花街5号四合院,一座历尽了历史沧桑的宅院府邸。
康熙帝御书“经远世臣”
该院落最早记载于《宸垣识略》卷八“内城四”,其原文为:“一等英诚公第在翠花街。国初扬古利封武勋王,加号英诚,世袭。子塔瞻降袭,今公明勋官散秩大臣。”大意为:一等英诚公的府邸位于翠花街。建国初期扬古利被封为武勋王(超品公爵),加封号为英诚公,世袭。其子塔瞻降袭为一等公,现今明勋(经考证应为铭勋)官至散秩大臣。
再考诸《乾隆京师全图》,确认今翠花街7号和5号为清乾隆时期的英诚公府。因此可以推测,此地为舒穆禄·扬古利后人的居所。舒穆禄·扬古利,满洲正黄旗人,其父郎柱为库尔喀部落长,在努尔哈赤以父祖十三遗甲统一女真各族的时期,郎柱将年仅14岁的扬古利作为质子交予努尔哈赤。不久,郎柱被其部落族人谋反杀害,扬古利为父报仇,手刃杀父仇人。也正因此,扬古利深得努尔哈赤赏识,招为女婿,此后追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先后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征讨哈达并生擒贝勒孟格布;清天命四年(1619年)在萨尔浒大战中大败明军、攻铁岭,获蒙古贝勒介赛;后随努尔哈赤攻克沈阳、辽阳,随皇太极绕蒙古奇袭北京等。最后在崇德元年(1636年)随皇太极出兵朝鲜,并战死疆场。皇太极命扬古利陪葬福陵,并追封为武勋王。顺治朝,世祖命配享太庙,成为清朝太庙的26功臣之一。在这之后,顺治皇帝迁都于北京,扬古利子塔瞻至十二代孙扎克丹,一直居于翠花街。
扬古利的后人同前辈一样,也是功勋卓著。《清史稿》记载了其孙爱星阿和曾孙富善的战功。舒穆禄·爱星阿于顺治八年授领侍卫内大臣,于顺治十七年至十八年,统兵出征缅甸,最终擒获南明桂王及其妻女,班师回朝后被加封为太保兼太子太保,敕书增纪军功。舒穆禄·富善,亦授领侍卫内大臣。圣祖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富善带领镶红旗兵扈进军中路,攻进次克鲁伦河、挑选骆驼马匹、运输粮草,都十分符合康熙帝的心意。师还,富善被封为太子太保。同时,《清康熙实录》载,康熙四十三年七月,赐领侍卫内大臣公富善御书“经远世臣”、大学士马齐“永世翼戴”匾额。康熙皇帝御书的“经远世臣”匾额曾悬挂于翠花街的英诚公府院落中,如今是否尚存待考。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时间跳转至民国初年,据传唐绍仪和冯玉祥曾在此短居,后来成为张学良将军为赵一荻在京购置的一所宅寓。
赵一荻为张学良的第三任妻子,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因而又被称为赵四小姐。其父赵庆华曾为北洋政府交通部长,张学良在京期间时常登门拜访,也由此结识了赵四小姐,两人互生好感。1929年3月,赵四小姐应邀追随张学良前往奉天(沈阳),成为少帅秘书。1930年6月,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司令,并许诺张学良平津地区的军政、财权,因此1931年,张学良举家迁至北平,居住于“大帅府”,也就是之前的顺承郡王府,位于现在西城区太平桥大街路西的全国政协的位置。后来,为了给赵四小姐独立的生活空间,便购置了大帅府北面不远处的一所宅院,即翠花街5号四合院。
另有一种说法,称此地因比邻“大帅府”,故被张家购置,为其在京城施政外交的交际会所,非为赵四小姐单独购置的宅院,因此虽然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经常出入,但并不居住于此。无论是怎样的说法,在民国时期,这里或许上演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景象。
独具特色的“凹”字形敞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老城内一座普通的大杂院,一户户普通人的住家。曾经的,或是横刀立马,醉卧沙场,或是翩翩而舞,袅袅余音,都已不见,此刻只能看见寻常人家的白昼与黑夜,喜怒与哀乐。
人建造了房子,栖居于房子,而房子,则会雕刻下居者的痕迹。从《乾隆京师全图》中可以推测出,这个院落的基本格局在乾隆十五年之前便已形成,即整体院落坐北朝南,沿轴线对称规则布局,公正严谨,建筑依次排布。东西两个院落,西院为三进院,以居住功能为主,由南至北,依次可以辨认出有倒座房、屏门、影壁、垂花门、东西厢房、正房、东西耳房和后罩房。东院为花园,建筑较少。整个院落开设两处大门,正门为金柱大门,开在院落南部,面临翠花街,另有一侧门开在东侧,面临今赵登禹路。
在此布局的基础上,西院最终形成:一进院南房六间,北房三间带西耳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二进院北房三间,屋顶为过垄脊筒瓦屋面,带前廊,绘苏式彩画。东西耳房各两间,屋顶为过垄脊筒瓦屋面,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厢房屋面已改,东厢房为过垄脊筒瓦屋面。三进院后罩北房三间。其中一进院与二进院东西厢房之间各有配房相连。
东进院有一组“凹”字形建筑,即敞厅。敞厅的三卷勾连搭建筑进深极大,在此居住的老人说,当年这里是舞厅。原屋内吊顶约四米高,并绘有延年益寿图案;地面铺设花砖地,舞池、更衣间、洗浴间等一应俱全。不过,当年的舞厅早已改为住房,已难窥当年舞厅的原貌。
三卷勾连搭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建筑屋顶,在北京传统民居中几乎不存在,多用于皇室园林中。如圆明园含韵斋、长春仙馆,紫禁城宁寿宫、景福宫以及慈宁宫花园含清斋、延寿堂等,且多已被毁。王府花园中也有少量应用,不过在北京的王府花园中,仅存在于萃锦园西楼及翠花街5号院。翠花街5号的敞厅共七间,俯视呈“凹”字形,此特殊形制在皇家园林中也未出现过,可谓独具特色。
如今的翠花街5号,精美的影壁与垂花门不见了踪影,被岁月蚕食的悠悠古屋,躲在水泥和彩钢板后面,如一位不知所措的老者。金柱大门虽然略显斑驳,檐上的苏式彩画尚未褪色,那上面的草木花鸟仍然活灵活现;柱间的雀替依旧华美,为这座院落的主人祈祷着祥瑞;门前威严站立着的抱鼓石,依旧坚定地守卫着这座老宅。古朴的筒瓦过垄脊屋面,还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行走在抄手游廊之中,依稀可见当年的旧影,仿佛前人小憩于此,或吟诗作赋,或互诉衷肠,抑或只是独自沉醉于庭院内的满园春色。
这座百年沧桑的古老宅院,见证了太多人的过往,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芸芸众生。时间,如一把刻刀,随着一曲曲生命的赞歌,雕刻下不朽的痕迹。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