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不能养十年?一位70多岁的大爷告诉我,大部分城里人都不知道,养狗不能养10年,不然“必成精”。影响狗寿命的因素有哪些?养了超过十年会怎样? “狗不能养十年,养了十年它就成精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老人说过这句话,由于笔者是农村人,小时候还真听过不少,不过当时年纪小,还真就信了,以为养得时间长了,狗真会变成啥不得了的东西。 现在想想,这说法真是有点扯,你要说这背后有啥科学依据,那肯定没有。农村土狗的平均寿命也就八到十年,能活到这岁数的,都算高寿了,更别说啥成精了。 但说到底,养得时间长了,感情肯定深。狗这动物通人性,你开心的时候,它围着你转,你难过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趴在你脚边。 那些年,狗狗陪你长大,陪你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你可能都忘了,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眼神不再清澈,步伐不再矫健。 狗狗老了,就像家里的老人一样,身体机能开始衰退,视力、听力下降,甚至还会出现认知障碍,变得焦虑、易怒。 这些变化,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就是狗“中邪”了,但在主人眼里,却是满满的心疼和不舍。 狗的寿命本来就比人短,看着它一天天老去,就像看着时间在它身上加速流逝,而真正到了分别的那一刻,那种锥心刺骨的痛,更是让人难以承受。 所以“狗不能养十年”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藏着人们对生离死别的无奈和恐惧。 养狗最重要的是责任和陪伴,既然选择了它,就应该对它的一生负责,不离不弃,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毕竟在狗狗的世界里,你就是它的全部,与其担心它会不会“成精”,不如好好珍惜和它在一起的每一天,让它在爱与关怀中度过一生,这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那为啥当年会有这种说法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以前生活条件差,你想想过去农村养狗,谁会特意给它弄啥狗粮啊,还不是吃点剩菜剩饭,再加上医疗条件有限,狗生病了基本就只能硬扛,能活到寿终正寝的真不多。 在那个年代,能活过十年的狗是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可不就被当成了“异类”。而且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觉得超出常理的事情就是不吉利的,所以活过十年的狗就被扣上了“成精”的帽子,被认为会带来灾祸。 好在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狗狗的照顾也更好了。城市里的宠物狗,平均寿命能达到十几年,甚至二十年。 而且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宠物的健康,定期给狗狗打疫苗、驱虫,生病了也会及时带它们去看医生。 所以说,“狗不能养十年”这种说法早就过时了。 信息来源:《几岁大的毛孩,其实已经活了半辈子……有些品种的猫狗相对更长寿》澎湃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