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05年,宁夏姑娘耿子,不顾父母劝阻,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手术,最后他实现了男儿

2005年,宁夏姑娘耿子,不顾父母劝阻,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手术,最后他实现了男儿梦,但接下来的生活却让他始料不及。 2012年时,在表妹的介绍下,耿子认识了一个女孩。几次相处下来,耿子对女孩产生了好感,但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他始终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 最终在耿子向女孩诉说了她的过往经历后,女孩离开了他。 女孩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跟自己相处了这么长时间的男朋友,竟然是从女人变过来的。 同样这次感情经历也让耿子明白,想要找到一个真正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人,并不容易。 1992年,耿子从报纸上偶然看到了关于变性手术的报道,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四处寻找能进行这项手术的专家。 然而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强烈反对。 父母的话语深深刺痛了耿子的心,她选择离家出走,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2004年11月,某报社对耿子的事情进行了详细报道,四个月后,耿子在厦门找到了整形专家修志夫博士,并表达了自己想要进行变性手术的强烈愿望。 但“女变男”的手术极其复杂,要分四次才能完成,即使修博士再三向耿子说明手术的风险和痛苦,耿子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手术台。对她而言,成为一个男人,是她摆脱痛苦、获得新生的唯一途径。 三月的一天,耿子躺到了转运床上面,随着手术室的大门缓缓关上,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打响了。 手术室里,医生冷静地下达着指令,而躺在手术台上的耿子,内心既紧张又兴奋。 漫长的四个阶段,每一次手术都像是对耿子身体和精神的巨大考验。切除女性器官带来的剧痛,植入男性器官后的漫长恢复期,无一不在挑战着她的身体极限。 但耿子挺过来了,在厦门和广州两地来回奔波了近半年的时间,她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男性身体,只不过他无法行使男人的功能。 面对“遗憾”,耿子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合适,毕竟对她来说,能够成为一个男人,就已经足够了。 手术成功后,耿子离开了工作五年的厦门,选择前往深圳开始新的生活,没多久,她便找到了一份文案工作,并且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很快就在工作中站稳了脚跟。 后来她又从深圳去到了北京,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逐步成为一名地产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那么耿子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做变性手术呢?这还要从他的学生时期说起。 耿子原名耿兰俊,1974年出生在宁夏。 当时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年代,人们对性别的认知还停留在非黑即白的阶段。可耿子打小就觉得和自己的身体格格不入,青春期到来,身体的发育更是让她陷入深深的焦虑和恐惧。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想要成为一个男人。 高中的时候,耿子爱上了一个女孩,而那个女孩也对耿子抱有同样的心思。后来当这段感情被父母发现后,迎接耿子的不是祝福,而是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压力。 最终,那个女孩嫁作了他人妇。 女孩出嫁那天表示,如果耿子是个男人,她一定毫不犹豫的嫁给她,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耿子的心里,也更加坚定了她想要变成男人的决心。 2013年1月的时候,耿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厦门,并在采访中公开了自己作为国内首例“女变男”变性人的身份。面对社会的种种质疑,耿子坦然面对,并声称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 之后耿子回到了宁夏老家,家乡的亲人朋友们,对她的选择最终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这让耿子倍感温暖。 后来的耿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出差,生活充实而忙碌。 耿子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在性别认知上的进步。从一个在传统观念下挣扎的女孩,到勇敢选择变性手术,再到坦然面对社会质疑,耿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跨性别群体发声,也为更多人打开了理解和包容的大门。 这不仅仅是耿子一个人的胜利,更是社会对多元化和个体选择的尊重和接纳。 信息来源:《首例公开身份"女变男"易性者耿子:"做男人"不后悔》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