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越是没钱、文化水平低的家庭,反而越在意“传宗接代”,自己生娃停不下来,还爱催生,这是为什么? 人类社会实在是很奇怪,以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都还惦记着生孩子,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反而不少人对结婚生子避之不及。 这看似令人难以理解,但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远古时候,女人的地位非常高,这不是因为她们更加强壮或者聪明,而是因为她们能生出来孩子。 那时候人口少得可怜,一个部族想要发展和抵御野兽的袭击,那就必须要更多的人来加入。人口规模的扩大需要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补充进来,形成了循环。 重女轻男思想的影响下,女性人口也开始多了起来。 而到了后来,人口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后,女性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出现颓势,男女的地位也就出现了转变。 女性需要依靠更加强壮的男人来照顾和保护自己,又因为人数多,渐渐出现了多女共侍一夫的情况。 到了父系社会的古代,这已经变成既定的规矩。有钱人家会娶好几个老婆,而这些女人为了争夺丈夫的宠爱,就将全部希望托付给了自己的肚子,恨不得全生儿子,以后好继承家业。 而穷人就更需要孩子了,他们虽然没有家业给孩子继承,却也有希望要寄托。 多几个孩子就意味着多几个希望,有的孩子不通诗书却有一身力气,可以行武也能种地,而有的孩子功课好,喜欢读书,说不定就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因此,才会有送子观音一说,才会有多子多福的祝福。 近代的时候也差不多,那会儿人口数量骤减不少,在百废待兴之际,国家推崇多生,而人民也愿意,毕竟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 可随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眼看人均土地面积少得越来越离谱,国家不得不出手干预。而计划生育的出现,让不少人开始思考生孩子的必要性,似乎减少生娃也没什么影响。 那时候网络不发达,都只知道门前事,而今坐在家里也能看世界,才让我们明白世界的参差。 各省份因为人口不同,而导致生长、教育、工作环境都有很大的落差,有人躺平轻松高升,也有人努力一辈子才站到别人的起跑线上。 生活的压力让年轻人直不起来腰,而老年人却已经开始催着结婚生子,这不仅是为了传宗接代,也是想望子成龙。 人生已然定型,未来都在孩子的身上,有后代或许还有机会翻身,而没后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所以有钱人生孩子注重质量,也就是后期培养,而穷人注重数量,提高概率,这也是人之常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