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专家!温铁军说:“农民花30万就能盖3层高楼,8万就能买辆车,生活轻松又幸福。而资本不愿意,用尽手段逼着农民进城买房、买车。真想提高农民幸福感,就不要把农村资源全搬到城市里!” 农村生活苦,所以有了乡村振兴,而这振兴要从农业农村下手,往全面振兴扩大。 只是,人本该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推动者而出现,却出现了缺失,反而需要让振兴后的农村来吸引他们回来。 只要去农村里看一眼就能发现,那里到处都是老年人,可年轻人却少得可怜。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回到农村呢,只能说“由奢入俭”难啊。 走出农村以前,年轻人无疑是快乐的。我们有一群邻居朋友,出门就是玩乐场所,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只是一大片空地,却也足够我们开心大半天。 回家吃着简单的家常便饭,没有科技与狠活,只有父母的一片真心。 而穿着打扮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在一个小县城,接触到的资源很单一,小时候喝奶粉送的新书包都能让我们高兴好几天。 可渐渐地,我们长大了。面对学费、书本费、生活费,父母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不得已告诉你稍微晚几天;生病了,医生告诉你这里治疗水平不够;升学考试,老师告诉你只能多刷题…… 面对现实问题,农民终于将目光看向了城市。原来,种地一年的收入,有人一个月就能赚回来;疑难杂症大医院就能解决,还有医保加持;想考好学校,换个省份会更轻松…… 既然如此,这农村怎么留得下去?于是,为了父母孩子,中年人开始外出打工挣钱,他们告诉孩子,想过上好生活,就要努力学习考大学。 之后,年轻人果然走了出去。有人升学成功去大城市上大学,有人升学失败去投奔父母一起打工挣钱,而家里老人已经呆习惯了,守着那个空荡的家,盼着过年过节孩子们回来。 随着农村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恶性循环渐渐出现。 因为人太少,村里的学校难以为继,只能合并到镇里或县里,离家太远上学不方便,学生只能住在学校里,体验感极差,催生了他们长大走出去的想法。 而那些在大城市里的人,见惯了亮丽的风景,享受着更便利的生活,虽然不一定有在农村的时候轻松快乐,但一想到家乡随风扬起的灰尘和已经有些破败的老家,又有几个人愿意回去。 有人看得更明白,在外面挣了钱就在家里盖新房子,用不了几十万块钱就能拥有一个独栋小别墅。可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不仅是住房的区别,教育、医疗资源的落后,还会逼着他们的下一代走出去。 说到底,乡村该振兴的正是基础公共设施,若就医上学不是问题,就业岗位更理想,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回到自己老家的,毕竟那是根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