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是难得头脑清醒的人,他直言:“美国科学的强大远远超乎想象,不仅没有倒退,甚至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依然会引领世界发展!”引发人们深省。 (信源:当施一公打开“施一公”——杭州网) 施一公何许人也?17岁参加全国数学大赛获得省第一名,从而成功走出河南,被保送到清华大学,之后一路读研读博,并在35岁拿到了美国常春藤普林斯顿的终身教授,绝对地衣食无忧。 那几年时间里,施一公靠着终身教授所能拿到的一切资源认真搞研究,在细胞凋零领域有着十分突出的成绩,成为第一个以华裔身份拿到“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的学者。 美国一直有着一颗爱才之心,于是美国知名实验室,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向施一公抛来了橄榄枝,拿出1000万美元科研经费,希望能把他留下来,却不曾想竟被施一公拒绝。 紧接着,施一公就回到了母校清华,还是全职。 当时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纽约时报发表的内容里,美国著名教授直言:施一公疯了。 可在施一公看来,自己在美国的时候是游子,而游子就该有回家的那一天,他多年努力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亲人、同胞和祖国。 回国16年,施一公在不断进步,但也越来越清醒。2023年4月,施一公的《自我突围》出版,作为这位院士第一次出版的作品,它成功引来不少人的关注,只是越看越让人沉思。 早在2008年回国之初,施一公就发现国内不少人认为美国科学已经出现倒退,而这些年来相关言论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有不少人都已经相信了。 可在美国多年的施一公却很清楚,事实并非如此。真相是美国不仅依然在发展,还会继续领先几十年。 而这一点,最为直观的表现无疑是教育。这些年来,尽管有口罩问题的冲击,可前往美国的留学生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越来越多。 反观我国,发达国家留学生明显变少,近年更是从上万人骤减到几百人,今年两会上对“留学中国”品牌打造展开讨论,竟有专家提出开放政府单位吸引留学生。 众所周知,把一个东西做出来只能说是有点本事,而提出一个本来没有的东西才是硬实力,而这就是创新。 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呼吁培养创新型人才,可很显然如今美国的创新型人才相对更多,在这一点上我国处于劣势。 而就凭借这些人才,你可以说美国发展速度变慢了,却不能说他落后了。 但就算如此,将美国吹得太过也是让人笑掉大牙的。百年时间我国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成为了不少国家需要警惕的对象,华为5G领先更是让美国出手限制。 而今年嫦娥六号登上月背并插旗,还成功取回土壤,反观美国的登月计划一再推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国或许还有不足,需要时间去追赶,但也绝对不再是任人拿捏的对象。而施一公话糙理不糙,我们不应陷入编织好的美梦之中,而应该时刻认清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加以改正,才有将来成为“榜一大哥”的可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