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银行套路太深了!河南一女子,给1岁的女儿买了份保险,缴费10年,共10.8万。如

银行套路太深了!河南一女子,给1岁的女儿买了份保险,缴费10年,共10.8万。如今,女子去支取保费和利息,却被告知女儿65岁的时候才能取出来。女子说当初购买保险时,并没有说这个规定。女子去保险公司沟通数次,保险公司只肯退3000元。 河南的赵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份寄托着对女儿满满爱意的保险,如今却成了她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当初业务员信誓旦旦的“稳赚不赔”,到头来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十年间,她从初为人母的喜悦,一步步陷入了与保险公司斗智斗勇的泥潭。 赵女士为女儿买了十年的保险,今年到期后,他满怀期待地前往保险公司,准备领取这笔期盼已久的“财富”。 可等待她的却是一盆冷水。 工作人员拿出一份赵女士从未见过的合同,声称根据合同约定,必须等到女儿65岁才能取出这笔钱。赵女士顿时懵了,当初购买保险时,业务员可不是这么说的! 赵女士决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她拨打了投诉电话,但对方只是敷衍了事,表示若是取消合同,只能返还三千元。 赵女士没有放弃,她继续投诉,希望讨回公道。 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介入和媒体的曝光下,保险公司迫于压力,最终同意退还赵女士9.5万元。 这显然与赵女士最初缴纳的10.8万元本金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她还在为自己的权益努力。 时间回到2015年,赵女士的女儿一岁多,初为人母的喜悦,让她对女儿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身边不少亲朋好友都为孩子买了保险,赵女士也想为女儿添一份保障。 最终禁不住熟人的热情推荐,赵女士动了心,带着丈夫一起来到保险公司咨询。 保险公司经理接待了他们,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这款产品的种种好处:有病治病,没病存钱,利息比银行还高;交够十年,连本带息全取出来。 这些话语,就像甜蜜的糖衣炮弹,击中了赵女士夫妇的心,他们决定为女儿购买这份看似“稳赚不赔”的保险。 可如今赵女士仔细查看合同时,却是越看越心惊。因为合同上的名根本不是她签的,很多信息都不相符,更离谱的是,身份证号码也不完整,只写了出生年月日。 在赵女士的再三追问下,保险公司才说出实情,原来当初他们将合同寄到了赵女士的婆婆家,并让不识字的婆婆代签了合同。 真相大白后,赵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掉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原本对女儿的爱和期许,变成了愤怒和无奈。 赵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购买保险时,消费者务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谨防落入保险陷阱。 一旦发现权益受损,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这个社会,套路太多,真诚太少,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赵女士”。面对诱惑,保持理性,多一份谨慎,少一份冲动,才能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信息来源:《为1岁女儿投保10年10.8万保费后,37岁女子申请退费时发现未签合同,要到女儿65岁才能退保》大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