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河南小伙在非洲14年,这里一夫多妻,男人只用玩,女人地位低,家里的活基本全包了。

河南小伙在非洲14年,这里一夫多妻,男人只用玩,女人地位低,家里的活基本全包了。 燥热的非洲草原上,一群非洲小孩围着一个男人,奶声奶气地跟着他念:你好,中国。 男人虽然也皮肤黝黑,却是个中国人,说着一口周口话。他就是“非洲拖鞋哥”,一个在非洲生活了十多年的河南人。现在的他,在毛里塔尼亚过着舒服的生活。 刚来到这里时,他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当地男人可以娶好几个老婆,女人们不仅不觉得委屈,反而以此为荣,这让从小接受“一夫一妻”观念的拖鞋哥难以理解。 后来他慢慢了解到,在当地文化中,女性被视为劳动力和财富的象征,妻子越多,家庭地位越高,日子也越富裕。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拖鞋哥最终选择了尊重和包容,毕竟入乡随俗。 在毛里塔尼亚,拖鞋哥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再次获得了成功。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初那个怀揣梦想来到非洲的自己,他看到当地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孩子上不起学,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们学习中文,孩子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学习热情高涨,这让拖鞋哥倍感欣慰。 拖鞋哥的爱心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不仅为当地人带来了经济上的帮助,更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但谁又能想到,他曾经只是一个为了生活发愁的河南菜农。 时间回到2008年,拖鞋哥还在河南老家种地,那年国际贸易兴起,不少人选择“走出去”,拖鞋哥也动了心思。 当时老板给他开出了一个月一万块的工资,带他去索马里发财,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虽然心里害怕索马里的混乱和海盗,但为了维持生计,他还是决定拼一把。 到了索马里,拖鞋哥才发现现实和想象差距太大。老板的生意很快做不下去了,灰溜溜地回国了,但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看到了非洲大陆隐藏的商机。 拖鞋哥辗转来到马里,从最底层的体力活干起。他肯吃苦、脑子活络,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非洲的蔬菜市场供不应求,就想着能不能利用自己种地的老本行赚一笔。 有了想法立马就开始实现,他找了几个工友,一起承包土地种起了蔬菜。但非洲的气候和土壤跟国内差别很大,一开始种出来的蔬菜又瘦又小。拖鞋哥没有气馁,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地气候的种植方式。看着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他仿佛看到了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当地人看到拖鞋哥的蔬菜生意红火,“眼红病”犯了,联合起来哄抬地租。拖鞋哥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了辛苦经营的菜地。 离开马里后,拖鞋哥来到了毛里塔尼亚,并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如今的拖鞋哥,已经不再是那个为了一万块冒险的河南菜农了,这么多年的非洲经历,让他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事业有成的“蔬菜大王”,再到热心公益的异乡“大家长”,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拖鞋哥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异国他乡,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乐于助人,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信息来源:非洲拖鞋哥个人抖音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