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背后,商业还是政治棋局?

徐霞客大后人 2025-04-09 16:12:47

在 2025 年 3 月 4 日,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深潭,激起千层浪。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贝莱德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以 22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57 亿元)的惊人价格,出售其全球 43 个港口资产。这可不是一笔普通的商业交易,其涉及的港口资产涵盖范围之广、战略意义之重,瞬间成为全球焦点,尤其是其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更是让这场交易的复杂程度直线上升。

交易关键信息详述

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堪称巴拿马运河的 “左右护法”,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 1914 年巴拿马运河通航以来,这里便是全球贸易航线的关键节点,长期被美国把控,直到 1999 年才归还给巴拿马 。1997 年,和记黄埔凭借强大的实力,在激烈竞标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这两个港口 25 年的特许经营权,在 2021 年到期后续约至 2047 年,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的运营都备受关注。

从吞吐量数据来看,这两个港口的实力不容小觑。仅在 2024 年,它们的吞吐量就高达 110 万标准箱,转运比例更是惊人地达到 96.8%。全球海运贸易量的 6% 都要经由此处,其中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达到了 21%。这组数据背后,是中国与拉美之间紧密的贸易往来,从秘鲁铜矿到巴西大豆,中国对拉美资源的运输高度依赖这两个港口,它们已然成为中国与拉美贸易的核心通道,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交易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一)美国的战略焦虑与施压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棋盘上,美国一直试图维持其霸权地位,对任何可能影响其全球贸易通道控制权的因素都高度警惕,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的蓬勃发展,更是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美国政府自 2024 年起,多次毫无根据宣称 “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这种无端指责,是其遏制中国发展的一种手段,试图通过舆论误导,将中国塑造成破坏地区稳定的角色。

特朗普甚至在 2025 年 1 月威胁 “使用军事力量收回运河”,这种强硬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其背后一系列战略布局的体现。他推动立法授权象征性收购,企图从法律层面为其干预巴拿马运河事务提供支持。2025 年 4 月 3 日,美国与巴拿马宣布启动 “巴拿马极限 2025” 联合军演,这次军演规模空前,50 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四架 F/A-18 战机、一艘巡洋舰及多艘舰艇参与其中 。美国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展示军事力量,向巴拿马政府施压,同时也向中国表明其在该地区的强硬立场,试图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上风,遏制中国在巴拿马运河乃至整个 “一带一路” 沿线的影响力。

(二)巴拿马的态度转变

在强大的美国压力之下,巴拿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2025 年 2 月,巴拿马正式退出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这一决定对中巴两国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带一路” 倡议给巴拿马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贸易的增长等,但在美国的威逼下,巴拿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不仅如此,巴拿马还计划修改港口特许权法案,要求外资运营方 “必须允许美国安全审查”。这一举措使得美国能够更加深入地介入巴拿马港口事务,长和集团所运营的港口自然也难以幸免。巴拿马的这些转变,虽然有其自身在大国博弈中求生存的无奈,但也反映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小国在面对大国压力时的艰难处境,它们往往需要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

长和集团的立场剖析

长和集团在这场交易中,一直坚称其遵循 “纯商业逻辑” ,试图将这场交易描绘成一次普通的资产出售行为,旨在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资金的回笼。从商业角度来看,228 亿美元的交易价格看似诱人,远高于市场对这些港口资产的部分估值,能为长和集团带来巨额的现金流,对其财务状况的改善有着显著的作用 。长和集团近年业绩承压,港口业务虽贡献 9% 营收,但增长空间有限,高价出售可快速回笼资金。

然而,在如此敏感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这种说法难以让人信服。长和集团在交易过程中,既没有提前通知大陆方面要卖港口,也没有知会香港政府,这种行为显得十分蹊跷。面对美国的战略施压和威胁,长和集团如此迅速地决定出售港口资产,很难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大背景下,长和集团的这种做法被不少人认为是在 “两头下注” 。一方面,通过出售资产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试图在美国的地缘政治棋局中寻求一定的生存空间,避免自身资产受到美国的直接威胁;另一方面,又不想完全放弃在中国市场的利益,保留香港及内地港口,还通过李泽楷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等举动,维持与中国的联系。这种 “既要又要” 的策略,反映出长和集团在政治与商业之间的摇摆不定 。

这种 “两头下注” 的行为,引发了香港社会对企业 “国家责任” 的广泛讨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长和集团也不例外,其发迹于香港,依托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从香港货柜码头的垄断性经营权到内地基建项目的政策倾斜,其商业版图的扩张始终依托于中国市场的开放红利。当国家利益面临潜在威胁时,企业理应为国家利益考虑,而不是单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指出,“伟大的企业家都是爱国者”,呼吁资本在商业决策中兼顾国家利益 。众多香港商界人士也纷纷发声,强调企业应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资产处置时,保持清醒的政治敏锐性。

中国的应对举措

面对这一复杂的局面,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展现出坚定的立场,对该交易启动反垄断审查 。这一举措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决心。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进行审查 。此次长和集团与贝莱德财团的交易,涉及金额巨大,且交易资产对全球贸易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符合反垄断审查的条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反垄断法》第二条关于境外垄断行为影响境内市场的规定,以及第三十八条关于国家安全审查的规定,对该交易展开全面审查,这是依法依规的必然行动,体现了中国在法治轨道上处理国际商业交易的原则。

从供应链安全角度而言,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对中国的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 。如前文所述,中国商船货运量在这两个港口中占比高达 21%,是中国与拉美贸易的核心通道。一旦交易完成,美国资本控制这些港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供应链稳定性造成威胁,美国此前在贸易领域对中国的种种限制举措,已经让中国深刻认识到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中国通过反垄断审查,对交易进行严格把关,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为了确保中国的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

这一审查行动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绝不会退缩 。中国尊重市场规律,鼓励公平竞争的商业交易,但对于那些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将坚决予以制止。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的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稳定的环境 。

交易可能结局探讨

目前,长和集团与贝莱德财团的这笔交易仍在持续发酵,其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专家分析认为,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结局 :

(一)附条件批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会充分考虑自身利益,对交易提出严格要求。中国可能会要求贝莱德承诺 “中国船只通行优先权”,以确保中国在这条关键贸易通道上的运输权益不受影响 。中国商船货运量在这两个港口中占比高达 21%,一旦通行受阻,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将受到严重冲击,从秘鲁铜矿到巴西大豆等资源的运输都可能陷入困境 。中国还可能限制港口数据向美国政府共享,防止美国通过获取港口数据,对中国的贸易活动进行监控和干扰,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 。长和集团也需支付约 10 亿美元 “国家安全保证金”,作为其在交易过程中对可能影响中国国家安全行为的一种约束,一旦交易后出现损害中国利益的情况,这笔保证金将被用于弥补损失 。这种结局下,虽然交易能够达成,但各方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妥协和让步,以平衡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

(二)僵局持续

如果中美巴三方在关键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那么交易可能会陷入长期的僵局 。美国的强硬态度和中国对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使得双方在谈判桌上难以轻易松口。在这种情况下,长和集团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它可能会面临 35 亿美元违约金风险,如果交易最终未能达成,按照协议,长和集团需要向贝莱德财团支付巨额违约金,这将对其财务状况造成沉重打击 。贝莱德财团也可能会起诉长和集团索赔,通过法律手段来挽回其在交易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损失 。交易的搁置还会对全球贸易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运营不确定性增加,可能会导致部分贸易商调整运输路线,增加贸易成本,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

(三)美国强推

美国一直试图在全球事务中展现其霸权地位,在这起交易中,也有可能通过 “长臂管辖” 制裁长和集团,以迫使交易按照其意愿进行 。美国可能会利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对长和集团的金融业务进行限制,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阻止其与美国金融机构的交易往来 。美国还可能策动巴拿马法院判决合同无效,通过政治干预司法的手段,为交易扫除障碍 。中国必然不会坐视不管,会采取反制措施,限制美资在华港口投资,这将进一步加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这种结局下,双方的对抗将升级,不仅会对长和集团和贝莱德财团造成巨大损失,也会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导致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

这三种结局各有利弊,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困难。附条件批准虽然能够达成交易,但各方都需要做出妥协;僵局持续会给长和集团带来巨大风险,也会影响全球贸易市场;美国强推则会引发中美之间的激烈对抗,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哪种结局的可能性更大,还需要综合考虑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巴拿马的态度以及国际舆论等多方面因素 。

0 阅读:4
徐霞客大后人

徐霞客大后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