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明堂”补识
【原文及旧注】《素问·著至教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①王冰注:“明堂,布政之宫也。八窗四闼,上圆下方,在国之南,故称明堂。”
②张介宾《类经》说:“明堂,天子布政之所,圣人向明而治,故曰明堂。”
③丹波元简《素问识》说:“《礼记·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前汉·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制,详见《大戴礼》《白虎通》《独断》。”
金栋按: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是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汉·蔡邕说:“明堂者,天子太庙也,所以宗祀而配上帝,明天气、统万物也。”(《月令章句》)
为何称明堂?清·孙希旦说:“愚谓明堂,盖以其在国之阳而洞然通明,故以为名。”(《礼记集解》)
关于明堂,在古书中有许多不同的记载,历代学者对其名称和制度争论不清。大体上如东汉蔡邕《明堂论》所说:明堂是西周时期政教合一的宫廷建筑,天子在此祭祀祖宗、上帝、颁布政令、处理政事,并且是贵族学习的地方。所以明堂又称清庙、太庙、太室、太学、辟雍等等。明堂建筑格局如下图二所示:九处房屋,东西南北各三室(其中四角房屋一室两名),东边一排称青阳,西边称总章,南边称明堂,北边称玄堂,中央一室上圆下方,称太庙太室。……汉朝人又为明堂九室配上九个数字,《大戴礼记·明堂篇》称:“明堂者,古有之也。凡有九室。九室之制,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这个数字组合,又称九宫算。汉徐岳《数术记遗》称:“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朱伯崑《周易通释》)。
关于明堂制,《素问识》说“详见《大戴礼》《白虎通》《独断》”,引如下:
①《大戴礼记·明堂》说:“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凡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卑。外水曰辟雍,南蛮、东夷、北狄、西戎。《明堂月令》:‘赤,缀户也;白,缀牖也。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三丈,东西九仞,南北七筵,上圆下方,九室十二堂,室四户,户二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
②《白虎通卷六·辟雍》说:“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在国之阳。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象八风,四闼法四时,九宫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风。”
经查阅汉·蔡邕《独断》,未见有明堂制。今附益两汉之际纬书
③《孝经纬·孝经援神契》,说:“明堂,文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九筵,筵九尺;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明堂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在国之阳。……得阳气明朗谓之明堂。”
又,《汉书·郊祀志》说:“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此乃汉人依托之说。清·胡渭《易图明辨》说:“古者以西为上,故从西南起……古之制度大而分州,小而井田,莫不以九为则,明堂亦然。其制皆起于黄帝……九宫盖即明堂九室,故《隋志》有《九宫经》,依托黄帝。”
又,唐·孔颖达等《礼记正义·明堂位》广征博引给予《疏》解,感兴趣者可参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