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不甘的布林肯,准备一见完王毅外长,马上借道中国去蒙古看看。 作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行程安排异常紧凑,他将利用这次亚太之行,尽可能地访问中国周边的重要国家,试图在任期内最后阶段,维护并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他这次行程的核心,却是中美关系的微妙舞步和他对中国的期望与失望。 布林肯此行反映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困境。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投入了大量资源在亚太地区,但面对国内政治不确定性,民主党连任的前景不明,这使得布林肯在外交上的努力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国务院高层表示,无论拜登是否连任,美国政府都将继续专注于亚太事务,试图在短期内保住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布林肯的努力能否得到亚太国家的认可,仍是未知数。 这些国家在应对美国的外交承诺时,往往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在看到美国国内政治动荡不定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观望,等待局势明朗后再做决定。 在即将举行的东盟部长级会议上,布林肯计划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希望借此机会澄清美国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和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上的立场。 他的目标是通过直接对话,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寻求中方在一些国际事务上的合作。 然而,中方对此次会面的反应冷淡,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宣布王毅的行程时,并未提及布林肯的访问。 这让布林肯颇为失落,因为他急于向中国传递美国的立场,但却未能得到预期的回应。 布林肯与王毅的会面,即使能够成行,也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美国在台湾和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关税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布林肯希望通过对话缓解紧张局势,但中方需要看到美国的实际行动和诚意,而不仅仅是口头承诺。 布林肯的这次亚太之行,涉及的国家包括越南、老挝、日本、菲律宾和新加坡。 在越南,他将参加阮富仲的葬礼,并借机与越南新领导班子接触,以确保美越关系在阮富仲去世后继续保持稳定。 在老挝,他将出席东盟部长级会议,并计划与王毅会谈。尽管这次会谈被认为形式大于内容,但布林肯仍希望通过这次机会,与中方继续保持对话的渠道。 在菲律宾,他将与防长奥斯汀一道进行美菲“2+2”会谈,并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会晤,讨论南海问题。 这次会谈虽然形式大于意义,但对菲律宾而言,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支持,能够满足其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一些诉求。 新加坡将是布林肯东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 他将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国务资政李显龙和外长维文,主要讨论双边合作的发展,并强调美新关系在美国亚太布局中的重要性。 在结束对新加坡的访问后,布林肯将借道中国领空,前往蒙古。 布林肯的蒙古之行,意图通过深化“第三邻国”外交,与蒙古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蒙古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美国希望通过与蒙古的合作,减轻对中俄的依赖。 然而,布林肯面临的现实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拜登政府难以在外交上取得显著成果。 尤其是美俄关系紧张,美国无法通过俄罗斯领空,借道中国成为唯一选择,这也突显了中美关系在地缘政治中的复杂性。 总结来说,布林肯此次亚太之行,是他在任期内维护美国亚太战略布局的一次努力。 他希望通过与亚太国家的密集接触,强化美国的地区影响力,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的政治不确定性,他的努力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仍需时间验证。 在中美关系方面,布林肯急于与中方沟通,但中方的冷淡回应,显示出两国关系的复杂性和挑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策略,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