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对中国爱的如此深沉?印度诗人跨越时空,致敬诗人艾青

钱江晚报 2024-07-26 16:23:29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方涛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浙江著名诗人艾青在1938年写下的名篇《我爱这土地》中,曾这样深情告白自己热爱的祖国。

近90年后,当一位印度青年诗人踏上这片土地时,也以《如果我是一只鸟:中国之旅》为题,致敬艾青,更表达了自己对中华大地深沉的爱。

7月24日,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从杭州到北京,经历为期一周的中国诗歌之行,来自金砖十国的72位青年诗人跨越语言和文化,以诗歌之名,分享本次旅程的收获与感悟。

献给大师艾青的中国之行

“几天前,当我们在浙江海宁参观一个蚕场时,一位记者问我,本次中国之旅拍摄的最佳照片是什么?我浏览了相册,最终找到了它:这是我在浙江省非遗博物馆入口处拍摄的一张照片,墙上有四个设计精美的汉字。戈富平教授向我解释了其中含义——‘越山向海’。我惊讶于汉字短短四个字符就能展现出如此非凡的诗意深度。当我正要拍摄它时,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来到这里,在她父亲面前摆姿势拍照。她的小手伸向汉字的边缘,山和海两个字雄伟地矗立在她上方。就在那时,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印度诗人尼希列什·米什拉表示,对他来说,这一刻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他曾在古代中国诗歌中遇到的,也是他在最近一周杭州、北京两地参观过所有地方都能看到的。

米什拉说,在浙江文学馆,自己还发现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国诗人,如艾青和穆旦。

“我已经开始阅读他们的作品,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翻译将这些珍宝带入我的母语。艾青写这些诗句时只有28岁。巧合的是,我也是28岁,尽管我认为我从未写过任何可以与之相比的东西。我将这次旅行献给大师艾青,并向他鞠躬。”

文化交流是文化繁荣的密码

“印度古典诗歌灿烂而辉煌,曾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远到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近至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都对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文化交流正是文学繁荣的密码。”

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中印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戈富平教授,从事印地语语言和文学研究数十年,曾获印度总统亲手颁发的印地语国际最高成就奖“2013乔治.格林森奖”,是国内印地语学科的领军人物。

本次,他全程参与了“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活动,与各国青年诗人同行,也让他与许多新朋旧友会面,获得了不少收获。

在戈富平看来,浙江杭州作为中国江南文化、诗歌文化的一个典型,不仅拥有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在现代诗歌文艺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国际青春诗会不仅承担着文化交流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外国青年诗人们来到中国大地上亲身体验,实地参观,用他们的笔触写下他们眼中的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次活动显然是极具意义的。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