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
“步非烟”行走江湖,奇幻武侠绘传奇
《华音流韶》等受热捧,笔下侠义动人心
时光荏苒一十年,大学讲台续新篇
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
她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专家组成员
《经典咏流传》的文学顾问
她就是辛晓娟,曾经的笔名“步非烟”
历史是理性的,专注于宏大叙事
诗歌是感性的,侧重于个体感受
辛晓娟以史为骨,以诗为魂
将历史的宏大与文学的浪漫相结合
徐徐展开一幅更全面更生动的时代画卷
作家和学者的身份被她有机地集于一身
“‘床前明月光’到底好在哪里?”
辛晓娟在一次公开讲座中曾面临这样的提问
她说“越是简单的问题越难回答”
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文学
正是她一直以来不懈的探索
这本《人生得意在长安:诗说大唐》
正是要用谁都能懂的语言
说出那些唐诗究竟好在哪里
《人生得意在长安:诗说大唐》
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
诗歌的基因始终沉淀于血脉
客居他乡时,会不自觉地念诵“床前明月光”
游山玩水时,会不由自主想到“空山新雨后”
举杯庆贺时,心有默契地祝福“更上一层楼”
抚育幼儿时,不厌其烦地讲那“粒粒皆辛苦”
唐诗就是植根国人心中的文化密码
是连接古今的纽带
一行行或绚烂或朴实的文字
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细微的面貌
跟随“步非烟”的步伐
心回到那座笙歌入云、九族争聚的都城
与李、杜、王、孟相聚于席间,推杯换盏
他们的吟哦,穿越千年的时光
将力量与智慧传递给我们
让奔波于风尘的我们从心出发
“要让伟大作家的情怀
变成大家共同感受的东西
这是我们的使命”
聆听她的讲述
不仅仿佛身临其境
更能够一下子把握住内在精髓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步非烟”解读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说它好在特别符合绝句的艺术特点。
前两句搭台,看似平平,
正因此得以积蓄力量,
后两句唱戏,
如奇峰突起,羽箭离弦,
把力量释放出去。
除了艺术上精彩,
这首小诗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它体现了北朝文学的后来居上,
孕育出了清新大气的独特风格。
此时北方隋朝已经秣马厉兵,
准备统一南北。
而南方陈朝,依旧骄奢淫逸,
距离亡国之祸,也只有四年的光景了。
长达近三百年的南北对峙已接近尾声,
重新归于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同时,南北方文化经过了漫长的融合,
已经有超越分歧的共性。
南方重文,而北方重质,
只有两者合一,
才能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
为了达到这种境界,
南北文人一起走过了近三百年的漫长时光。
从彼此轻蔑,到互相学习;
从面貌迥异,到不分彼此,
这一过程正与华夏大地
南北归一的过程同步。
由此我们穿越到了南北朝,
读懂了文学流变和时代变迁,
一个兼容南北、涵盖四方的文学盛世,
已呼之欲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步非烟”解读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
提醒我们要结合他的际遇、他的追求,
还有他后来的命运来看,
陈子昂的人生有三大反差:
“步非烟”对侠客的定义
身份上的反差,
具备贵公子与文人的双重身份。
境遇上的反差,
一个贵公子,赫赫扬扬、一掷千金;
一个大才子,怀才不遇、愤世嫉俗。
外貌上的反差,
一个柔弱少年行豪侠之事,
不说话的时候平平无奇,
一旦开口谈论国家大事,
却慷慨激昂、气势惊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是文人经常感慨的
人生有限,宇宙无穷。
但加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又有一种豪侠般的孤勇。
既是书生,又是侠少;
既享受过人间的声色繁华,
又感受过怀才不遇的悲凉。
这个诗本身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句式上参差错落,不拘一格。
结构上奇崛突兀,
起的时候,劈空而来,
略过了登楼的原因、过程,
直接从“前不见古人”开始;
结尾处也不追求韵味悠长,
而是戛然而止。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再举一个例子,
那个考中进士后,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
格局是不是有点太狭隘了?
“步非烟”借此说到了诗人充满磨难的一生,
孟郊作为唐朝“复读生”,
他第一次赴考时已经四十一岁
等到他中进士时已经四十六七了
孟郊的前半生,
就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度过,
正对应了这首诗第一句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从不足夸到思无涯这几年,
备考只是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要争取大人物的提携
但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孟郊只能在准备、应试、落第,
再准备、再应试、再落第的困局中挣扎。
然而,命运突然眷顾了孟郊。
这位复读生、老大难,竟突然上岸了。
这时的孟郊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期待。
四五年后孟郊最终得到溧阳县尉官职
正九品下,
和他父亲担任过的官职一样。
多年苦读,一朝高中,
最后却还回到父辈老路上,
孟郊当然无法释怀
他选择一种方式表达不满:
消极怠工。
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内孟郊像
他出身寒门,
靠自己的发奋苦读,
终于鱼跃龙门。
他曾经春风得意,
打马长安,探花曲江。
然而这一切如恍然一梦,
最终又回到一间寒屋、两袖清风。
他晚年的诗歌中,
很少追忆登科后的情景。
那个花团锦簇的暮春,樱桃宴、红绫饼,
既不是可以提高身价的依仗,
也不是值得追忆的过往,
而像是一道伤痕,
让他不愿提、不忍提。
“步非烟”称孟郊为诗歌的斗士。
直到最后,他仍没有向命运低头。
而是在泥泞中不断跋涉、孑孓独行。
他的倔强身影,就像一面旗帜,
千百年来激励着寒微士子们,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
不计胜负、不问成败。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
贾岛笔下那个剑客形象
“步非烟”千载之后读之,
仍能感到其中的豪情壮志,
令人肝胆洞、毛发耸,心潮澎湃。
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充沛的情感和不平之气,
让这首小诗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剑客》一诗比《刺客列传》还要惊心动魄
这位剑客,为行侠做了漫长的准备。
在漫长的岁月里,打磨着自己的宝剑,
等待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而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
后来还俗参加科举,
可惜考了几次,
都没有及第,一生穷苦。
这首诗明着写侠客,
实际上处处写的是“诗客”。
这位十年磨一剑的剑客,
不是别人,就是贾岛的化身。
那柄刃如霜雪的“宝剑”,
便是他引以为傲的文学才能。
十年磨一剑,
是说自己在漫长的寒窗生涯中,
精心打磨自己的才能,
等待有剑气冲天、一鸣惊人的那天。
由此,步非烟追溯到唐代尚武任侠的风气。
唐都长安自古
便是游侠云集、侠风炽盛之地。
“千古文人侠客梦”,
文人任侠不都是沽名钓誉。
有一些人是很认真地在当侠客,
要从牵鹰走马的侠客生涯中,
走出一条封侯之路。
文人与侠共享同一精神内核:
不受拘束、最大限度地
追求个体自由、彰显个体价值。
既是现实中的封侯捷径,
又能借豪侠之风气,
实现精神自由。
唐代文人以侠客自居,
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步非烟”对侠客的定义
“侠”其实是中国人共有的情结。
平日里十年磨剑砥砺修身;
路见不平时挺身而出。
这便是当代的侠,当代的“剑客”。
十年间,
“步非烟”也在不断挑战和磨砺自我
这就是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兼具学者的文气和侠者的豪气的
《人生得意在长安·诗说大唐》
你看过“步非烟”的作品吗
她对唐诗的解读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人生得意在长安:诗说大唐(签名版)
辛晓娟著
以诗观史,以诗说唐
大唐的诗里,悲欢离合
签名版限量发售
-End-
你说的这个步非烟,是我想的那个步非烟吗
诗人之本意
金庸古龙之后,黄易之前,步非烟的小说填补了我看书的空白期。
高中时候最喜爱步非烟的武侠小说,那时候在杂志上连载,每期一到就买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