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神”白起的成名之战:伊阙之战,斩首24万、拔城5座

井普椿的独白 2024-09-19 13:31:53

战国时期,秦国崛起之路充满艰辛,昭襄王在位56年间成就了秦国最快速的疆域扩张。

白起作为秦国名将,以伊阙之战为起点,开启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白起在秦国军政体系中的地位,更改变了整个战国格局的走向。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白起能以弱胜强?

白起简介

秦昭王在位56年(前306—前251年),期间北占陇西、北地,南至巴蜀、黔中,东置河东、上党,南并南阳之地,是秦国疆域扩张进度最快的时期。

白起生逢其时,一生征战无数,为秦国攻城掠地,开疆拓土。

由于战争数量繁多与史籍记载稀缺的原因,按其战争影响程度与白起官职演变为标准,分列为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四次大规模战役。

本文仅以伊阙之战为中心,探讨白起在此次战役中所起到的作用及战后各国政治局势的演变。

关于白起身世,史籍记载稀少,在进入秦国军将行列前,仅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是秦昭王”的记载。

其他如出生年月等皆无记载,不过依“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的履历推断,白起应是秦惠文王晚期人。

战国时期,秦国羸弱,魏国时常侵扰,占取河西之地。

献公之时虽徙都征伐,无奈几代君主累积的问题太多,无力夺回全部河西之地,两国终自魏长城、洛河为界。

孝公即位,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废除旧世袭制,奠定军功取爵的制度,鼓励秦国青壮年踊跃参军,成就了秦军“虎狼之师”的名号。

左庶长,秦爵第十级。

从爵位等级判断,白起在昭王十三年的年龄应已是青壮年时期。

而秦武王在位时间短暂,仅三年,便绝胫而亡。

因此,白起生年应在秦惠文王晚期,在秦人军功取爵的制度下,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逐步迈入秦国军政行列中。

伊阙之战经过

战国前期,随着社会经济与旧有土地制度的转变,各国开始纷纷变法强国。

在秦国,年少即位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在政治、军制、土地等制度上做出了较大变革,期间虽历经重重阻碍,但终成功。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后的基本政治制度,而继孝公之后的秦国君主皆遵循商君之法,未做更改,但也在观念上未固守旧制,适当变通。

相反的是,在关东六国发生大变化时,历代君主引入人才,适时更改与六国的军事外交战略,积极应对天下大势的转变。

秦惠文王虽诛商鞅,但秦法不灭,其后开始东出函谷,蚕食六国。

在巴蜀之间矛盾冲突激烈演变时,任命司马错、张仪进川灭蜀,扩大其疆域面积,占领巴蜀等富饶之地。

其后,便全力针对关东六国展开战略攻击。

韩、魏是秦东出争霸的第一阻碍,特别是魏国,长期占据河西之地使秦固守关中西部,难以向东。

至惠文王十年,河西之地尽归秦国所有,魏国也将都城迁至大梁。

此时,惠文王开始就韩魏若干城邑进行征伐,直至武王即位,从未断绝。

秦武王即位不久,便东出函谷,侵占宜阳,欲灭东周。

之后洛阳举鼎,暴毙而亡,因无子嗣,传位其弟嬴稷,即秦昭襄王。

二年,庶长嬴壮联合大臣、诸侯、公子谋逆,昭王任用魏冉为将军,迅速平定叛乱,驱逐武王后回到魏国。

由于昭王年少,秦国国政由其母宣太后与魏冉掌控。

季君之乱后,秦国内政尚不稳定,减缓了对关东六国的蚕食,一方面割让上庸之地给楚国,另一方面通过取还韩魏故地的往复活动,对两国进行军事压制。

昭王十二年,韩、魏新王即位,秦攻占魏襄城。

鉴于前代已多次受到秦国攻城略地,两位新王不甘平庸,决意试图反击。

魏昭王二年,首先与秦作战,后战败,期间秦使向寿、白起攻取韩武始、新城。

明年,韩釐王与魏结盟,魏王任公孙喜为将,率韩、魏、周三国兵众对抗秦国。

秦相魏冉举荐白起代替向寿为主将,并擢升至左更,于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主将公孙喜,拔五城。

其后数年里,秦国丝毫没有减弱攻击范围,乘胜追击,韩魏无力招架,终以割地求和而结束。

据记载,魏国丧失了大量的国土:“魏入河东四百里地”、“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击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韩国也与魏类似:“秦拔我宛”、“与秦武遂地方二百里”。

其中歼灭二十四万联军使得韩、魏两国在人口缓慢增长的战国时期,失去了战争的有效资源。

无论是粮食产能或是兵员储备上,再无力直接与秦相抗衡。

伊阙之战胜败原因分析

早在惠文王时,张仪曾与司马错争论“伐蜀或伐韩”的选择,便提到伐韩益处:“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史记·张仪列传》)此次战役像是延续了秦国未完成的任务一般。

细究伊阙之战胜败原因可分以下几点:

1. 地理地形优势。

伊阙之地,两山对峙而立,伊水横流其间,两山犹如门阙,因此得名。

伊阙位于洛阳南侧,地势险要,邻近魏韩首都大梁、新郑。

早在秦武王四年,使甘茂、庶长封攻占宜阳,并斩首六万。

宜阳,曾为韩国之险,地处东出函谷的崤函道上,占据此地,进可延伸攻击范围,守可依赖崤函天险。

昭襄王初期,虽归还武遂,但仍据宜阳。

十三年,白起攻取新城。

新城靠近伊阙,秦人得以先占据地理优势。

2. 齐、楚未参与。

秦国疆域与楚、三晋之间接壤,秦与任何一方战争时,都需顾忌到其他国的参加。

昭襄王十二年,秦国罢免赵人楼缓而立魏冉为相。

魏冉,其先为楚人,又为宣太后弟。

由于魏冉身份特殊,秦国主动与楚修好,并“予粟五万石”。

一方面由于楚怀王死于秦地,缓解楚人的悲愤紧张局面;

另一方面稳定两国关系,防止楚参与韩魏等国合纵。

齐国虽与秦国未直接接壤,但其综合国力亦不容忽视。

林剑鸣先生分析伊阙之战前后时,认为齐国当时忙于灭宋行动,对秦、魏、韩之间的战争无暇顾及,故而使得秦国可以单独击败韩、魏联军。

3. 韩魏联盟松散。

合纵、连横是战国中期各国之间相互攻伐的外交军事手段。

合纵多是六国之间相互联系,合力与秦作战的方式,而连横则是秦国联合其任一国家,针对其余国家。

虽自秦惠文王时六国合纵活动频频,但每遇战事,人心不齐,各怀鬼胎,多以失败而终,韩魏联军也不例外。

《战国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载:“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

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力不同。”

韩魏松散的军事联盟无法聚力对强大的秦国形成军事抗衡,即使形式上形成对峙,甚至军队数量远胜秦军,但终逃不过失败的结局。

4. 秦军整体战斗能力。

秦人源起西陲,常年与戎狄作战,养就了强劲的作战风格与攻击能力。

自商鞅变法以来,赏罚分明,军功取爵,秦军数量不断增加。

商法规定:能得甲首一者,当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

基于旧有军队的传统战斗力与统一的奖罚政策,秦兵杀伐凶狠,作战顽强,机动能力较强,被关东六国称为“虎狼之师”。

5. 白起指挥作战能力。

《战国策》记:“韩魏相率,兴兵其众,君所将之卒不能半之,而与战之于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

又云:“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

不难看出,白起是在严密分析对手实力的基础上,先设疑兵,分化联军,与韩军相持时奇袭魏军,后追逐残兵。

只有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白起才能以弱胜强取得胜利。

伊阙之战也体现出白起的军事风格,即为疑兵诱敌、奇袭战、全歼敌军等特征。

结语

伊阙大胜及之后相关战役是白起个人战争序列中崭露头角的一战,也使秦国疆界不断向东扩展,占据攻守关中的崤函地理优势,牢牢压制住关东六国的反扑。

由于个人军事素养与深受新相魏冉赏识,白起得以临阵取代身为宣太后外戚的向寿。

伊阙之战后,白起个人官职爵位也随之升迁,先后经历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

从第十爵的左庶长升至第十六爵的大良造,成为秦国军政行列中的带头人物。

而与魏冉稳定的“将相”政局关系,也是秦国后来全力攻伐关东六国的有效保障。

0 阅读:126
评论列表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