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个高温的中午,河北省一名护林员巡山时坐在碎石堆歇息,却发现屁股下的石头竟是冰冷的!随后他有了个惊人的发现。 盛夏时节,烈日当空,河北平泉市小茅兰沟村老西沟的一处山坡上,本该是草木葱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谁又能想到,就在这片山坡之下,竟隐藏着一个足以颠覆常识的秘密——一块终年不化的“寒冰之地”。 2011年的夏天,一位护林员在例行巡逻时,目睹了这令他意想不到的奇景。 那天酷热难耐,护林员寻了处碎石堆坐下休息,可屁股刚接触到地面,一股刺骨的寒意便从石堆中直冲上来,让他顿时一个激灵。 护林员在好奇之下,用手扒开表面的碎石,眼前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石堆下方,赫然堆积着大量的冰块!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在附近的村庄里传开了,一时间,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事实上,早在150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发现了这个天然“冰箱”的存在,并将其用于储存食物。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更是先辈们智慧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为了解开谜团,当地村民请来了专家进行调查,专家通过测量发现,周围的地表温度在三十度左右,而洞内的温度却在零下。 为了进一步探究真相,专家对山坡进行了地质勘探。扫描结果显示,山坡内部存在一个特殊的区域,那里的温度常年保持在零度以下,也就是说这里存在冻土带。 地球上的永久冻土面积并不算小,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永久冻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科学研究表明,永久冻土中封存着大量的有机碳,一旦冻土融化,这些有机碳就会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更令人担忧的是,永久冻土中还可能潜藏着许多未知的远古病毒和细菌,这些微生物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冰封,一旦解冻就有可能重新进入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但冻土都处在高温度或者高海拔地区,可河北明明地处中纬度地区,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冻土,原来是这座山坡的特殊地貌构造,却为冻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为了弄清楚冻土形成的原因,专家又在附近安装了许多仪器用来采集当地的数据,经过几年的不断分析,终于在2016年,专家弄清了这永久冻土形成的原因。 山坡表层覆盖着一层较为松软的土壤,这层土壤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被,将冷空气牢牢锁在地表之下,起到了良好的保温作用。 山坡下方是大量的碎石层,碎石之间的缝隙较大,有利于冷空气的下沉和热空气的排出。冬季当冷空气进入碎石层后,便会不断向下沉积,而温度较高的热空气则会被挤压到上方,最终逸散到大气中。 专家还推测该地区历史上可能经历过剧烈的地质活动,这些活动导致大量岩石崩塌破碎,形成了如今的碎石地貌。 专家指出,这种“冬暖夏凉”的特殊微气候,加上历史上复杂的地质演变过程,共同造就了这个神奇的“夏季冰窖”。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保护永久冻土,维护生态平衡,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关乎着我们自身的命运,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共创美好未来。 信息来源:《河北发现“多年冻土” 百年前曾被用作“自然冰箱”》新华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