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2岁成名,38岁丧夫,她只为小人物发声

1990年,一位中国女作家赴日本交流,会场上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她:“你从满洲国来?”这句话令她错愕,更感到羞辱,她来自中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那里属于中国,从来都不是日本人的故乡。 一件小事,在普通人心中,是一个结,引到作家笔下,就成为了一篇旷世大作。迟子建怀揣着这件事,一直想写点什么,为她土生土长的这片东北土地整理那段幽暗的历史,一旦动笔,这将是她写作生涯中最艰巨的考验,光是整理资料,就花了7年。 她跑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再一张张复印下来,还跑遍地摊搜集散乱的民间信息,动笔的那一刻,迟迟没来。 1998年,她和塔河县委书记黄世君结婚,一段稳定的感情关系,给了她开启这段艰难旅程的勇气。 彼时,迟子建和黄世君因工作分隔两地,她常乘坐夜晚的绿皮火车回乡跟丈夫团聚,临行前,把手稿踹在包里,落座后摊开大硬壳笔记本写上几段。 整个车厢寂静无人,列车在荒野间飞驰而过,带着她的思绪穿梭回50多年前,现实的恬静与历史的纷乱交杂,让她感觉心境异常复杂。 1999年底初稿完成后,她一数,竟然有60万字,她那时并不用电脑打字,都是一笔笔在纸上写出来的,近两年时间里,不舍昼夜,一心扑在这本书上。拿到第一本样稿时,迟子建兴高采烈地带回家,送给丈夫黄世君,这本书叫《伪满洲国》。 进入2000年,打工潮开始席卷到全国各个偏远的村落,农闲时,去城里讨份体力活,是多数农民的选择,她照旧经常乘坐绿皮火车回乡,车上都是神情疲惫、衣着破旧的农民工。迟子建和这些人打交道,观察、聆听,也为后来的作品埋下伏笔。 2001年,她与黄世君在中俄边境偶遇了一位老人,他是位老战士,在战场上负伤严重,曾断了三根肋骨,还少了半页肺,但在村民严重,他却成了逃兵,他背负着莫须有的诬蔑,活了半辈子。迟子建想给老人留一点钱,老人坚决不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最后好言劝说,让他拿钱去买袋米,老人感动得眼泪汪汪,这后来成为小说《群山之巅》的创作契机。 2015年《群山之巅》出版,迈入50岁的迟子建给自己又交出了一份岁月的答卷。 2002年,迟子建的公公在大庆病逝,她和丈夫匆匆赶过去奔丧,而公公去世不满白天,爱人黄世君因车祸离世,她成了未亡人。 在悲伤中,迟子建写下: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这句话成为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开篇,故事中,女主人公的丈夫也死于一场车祸,迟子建罕见地将自己代入到作品。

评论列表

暖。晴天
暖。晴天 2
2024-08-04 12:56
原来不只是爱情,稳定的婚姻也能成为创作的灯塔啊,迟子建的故事让人深思,生活果然最好的剧本
Double超可爱的
Double超可爱的 2
2024-08-04 13:43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文化身份是记忆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