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偷带朝鲜女儿回国,志愿军连长把她塞进大炮里,晚年万分悔恨

野史记录 2023-08-12 22:54:01

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击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们,在全世界的诧异目光中,击败了当时的头号军事强国,堪称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在这场大战中,中朝人民空前团结,一致对外,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其实,在这场战争中,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曾在抗美援朝中立下一等功的黄万丰,在晚年仍然对自己的朝鲜女儿念念不忘,每次提及她,都会满脸遗憾,万分悔恨。在接受采访时,他重提旧事,一段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往事,重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初遇

1950年,朝鲜的冬天格外寒冷。一边是接近零下40度的严寒,令朝鲜人民浑身颤抖;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令朝鲜人民无比愤慨。金日成的一纸“求救信”,让毛主席陷入了苦思,终于决定“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彼时,黄万丰老先生还是一个年仅23岁的小伙子,他当时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是参军数年的老兵。经过解放战争的淬炼,他早已经褪去了稚气,成为一名无惧任何敌人的钢铁战士。

黄万丰入朝之前,就已经是27军的一位年轻的连长。身为军队里的骨干力量,他身上早已经没有了当年在山东老家刚参军时的模样。接到上级的快速穿插命令以后,黄万丰丝毫没有犹豫,迅速率部急行军,奔赴那个名字即将响彻世界的长津湖战场。

尽管我们内心对志愿军有着崇高的敬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志愿军当时的处境实在是太艰难了。即便是不参加战斗,仅仅行军一项,就要昼伏夜出。一方面是为了隐蔽性,一方面则是为了躲避敌军的飞机,毕竟当时制空权牢牢掌控在美军手里。

行军困难,补给困难,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对敌作战更加困难。就是这样的艰苦环境下,黄万丰随军一路前行,克服重重困难,沿途不知道见到了多少被美军飞机炸平的朝鲜村庄。那些残垣断壁之中,硝烟还未散尽,横七竖八的躺满了朝鲜人民的尸体。

如此惨烈的场景,黄万丰从第一次见到时的愤慨、惊讶,到最后见得多了,转变为震惊和狂怒。美国侵略者可恨,他们侵略朝鲜时欠下了血债,朝鲜人民要讨回这笔血债,志愿军更要帮助朝鲜人民赶走侵略者。

但黄万丰没想到的是,他在随军开赴长津湖途中,沿途路过一个被美军飞机轰炸过的朝鲜村庄时,竟然在硝烟弥漫的废墟之中,听到了小女孩嚎啕大哭的声音。

从这样的哭声中可以判断出,小孩子正在经历着难以名状的苦痛,但也能够确定,有一个鲜活的小生命,美军的轰炸之下逃过了一劫。黄万丰循声找了过去,发现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一处断墙旁大哭,而她的父母就躺在身边,没了生机。

黄万丰当时面临两个选择,带上这个小女孩,一起向长津湖行军。但当时的情况大家都已经清楚了,小女孩跟着部队走,未来是生是死也难说。毕竟从志愿军的情况来看,此去长津湖,注定要和美军硬碰硬,最终结局如何?恐怕谁都说不好。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将这个小女孩留下来,派两名战士送到临近的朝鲜村子。但问题是,当时的朝鲜全境几乎都遭到了战火的覆盖,几乎没有村庄能够置身事外。即便真能找到村庄,里面的村民同样在生死边缘挣扎,养活这个小女孩仍是个难题。

冰天雪地之下,积雪皑皑,一眼望不到边际,更不要奢望看到炊烟了。在这种情况下,黄万丰毅然决定将小女孩留在自己身边,至于未来会怎么样他不管,至少目前不能让小女孩冻死饿死在这里。

于是,一个通讯班的战士,取来黄万丰以前穿的一条裤子,给小女孩做了一套衣服,又拿出炒面给小女孩吃,总算是让小女孩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但炒面这种东西不容易消化,小女孩的肠胃无法承受,很快就出现了坏肚子的情况,甚至有了发烧的迹象。

共同进退

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不比现在,药物十分紧缺,5岁的小女孩因为战争的缘故,饮食长期缺乏营养,导致身体素质差。今天看来的一场小病,在当时可是足以要命的大病。因此,黄万丰非常着急,他甚至将部队分给他吃的药偷偷节省下来,留给小女孩半片。

不得不说,小女孩很幸运,仅凭黄万丰留给她的半片药,病情就逐渐好转了。因为黄万丰对小女孩的照顾,使小女孩对他产生了信任,黄万丰这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娇静子。彼时,部队已经开至前线,黄万丰率领一连的任务,是守住1224高地,一场激战即将爆发。

战前,黄万丰将娇静子安排给炊事班的战士照顾,自己则率部前往高地死战。1224高地被大雪覆盖,走路都十分艰难。黄万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带领战士们与美军拼命,一战打掉了美军3辆坦克,缴获卡车、榴弹炮等战利品,获得一场鼓舞人心的大胜。

战后,黄万丰急急忙忙去找娇静子,因为他缴获了不少战利品,其中包含了罐头和饼干,都是娇静子没吃过的好东西。娇静子很喜欢吃饼干,令黄万丰很高兴,将娇静子视为自己的朝鲜女儿,无论部队去往哪里,他都会用筐挑着娇静子,共同进退。

长津湖战役之后,黄万丰因为立功升任1营参谋长,挑着娇静子行军的习惯依然保持。此后,娇静子一直陪着黄万丰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两人共同上战场,经历生死,感情愈发的加深。

娇静子虽然年纪小,但也感受到了黄万丰对他的好,在一次黄万丰将缴获到的战利品交给她时,娇静子突然对黄万丰喊了一句“阿布吉”(爸爸的意思),令黄万丰万分感动,这个钢铁硬汉差点当场落泪。

两年以后,娇静子与黄万丰在朝鲜战场共同进退了整整两年时间,娇静子将黄万丰视为父亲,黄万丰也将娇静子视为自己的女儿。恰逢此时,黄万丰突然接到消息,他所在的部队可以回国了。

分别

两年时间里,娇静子虽然在战争一直都能化险为夷,但哪一次黄万丰都提心吊胆,生怕娇静子在战争丧生。此刻,听闻部队要“换防回国”,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他带着娇静子去买了新衣服,又买了她爱吃的饼干,就准备着一起回国。

结果,黄万丰一切准备就绪时,又接到坏消息:“朝鲜人不许跟着志愿军回国”。怎么办?黄万丰陷入了两难,一边是军队命令,一边是娇静子与他难以割舍的父女感情。最终,黄万丰决定冒一次险,将娇静子藏在大炮里带回中国。

黄万丰的想法是好的,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娇静子在黄万丰身边这件事情,军队里上至首长,下至战士,几乎全都知道。所以,不许带朝鲜人回国的命令下来以后,师领导专门就此事找到黄万丰,让他安顿好娇静子,不能带回国。

这样一来,黄万丰如果继续坚持带娇静子回国,那就是明知故犯,违反纪律了。黄万丰立过一等功,又获得了“二级英雄”称号,如果一意孤行,不是他的作风。

第二,黄万丰确实尝试将娇静子藏在大炮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足够隐蔽,回国时或许不会被发现。但黄万丰担心,一个小姑娘长时间在狭窄空间内,很容易发生窒息事故。万一娇静子有一个好歹,黄万丰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

综合这两点考虑,最后黄万丰又将藏好的娇静子拉了出来,还是决定将娇静子暂时安顿在朝鲜,未来有机会再来带她回国。娇静子在朝鲜已经没有家了,黄万丰只好将她交给朝鲜人民军的一位女军官手中,临行前将几个煮熟的鸡蛋塞给娇静子。

娇静子年纪不大,却很懂事,见到黄万丰的举动和神情,似乎意识到了两人即将分别。她没有伸手接鸡蛋,而是推给黄万丰,说了一句:“阿布吉,你吃!”一句话,双眼通红的黄万丰瞬间落泪,亲自哄娇静子睡着后,这才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

黄万丰老先生后来回忆此事时,面露遗憾,当年他随部队回国以后才发现,对于是否带朝鲜人回国这件事儿,查的并不严格,他如果坚定一些带娇静子回国,完全没有问题,他们父女俩就可以生活在一起了。

而且,在80年代,黄万丰访问朝鲜时受到金日成的接见,如果他提出寻找娇静子的请求,极有可能找到她。然而,当时的黄万丰有公务在身,趁机办私事显然不合适,他几次准备张口,又几次压了下去,最终再次带着遗憾回国。

没能带娇静子回国,从此与娇静子分离,几乎成了黄万丰一生的心结。每次有人和他谈及此事,他总会表现出深深的歉意和遗憾,表示想在有生之年再见自己这位朝鲜女儿一面。遗憾的是,当年正处于战争时期,娇静子究竟去了何方,实在难以追寻。

62 阅读:37176
野史记录

野史记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