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5岁的农民工黄元峰被确诊肝癌,妻子拿出所有积蓄17万给他治病。谁料,他心一横竟把钱拿去修路,可钱不够还差8万,他就向村民借钱,并写下欠条保证:就算他死了,儿子也会替他还钱。 广西永福县小江屯,这个村庄曾经只在当地人的口中流传,如今因为一条路,它被更多人知晓。 通车那天,小山村热闹得像过年,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响彻山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人群中,一个坐在躺椅上的中年男子,面色苍白,却难掩激动之情,他叫黄元峰,这条路,是他用生命铺就的希望之路。 为了筹集修路资金,黄大哥变卖家产,还挨家挨户向村民借钱,并郑重承诺即使自己不在了,儿子也会替他还清。最终村民们被他说服,加入了这场修路计划。 修路的过程充满艰辛,黄大哥每天都坚持到一线视察,一呆就是一整天,期间他都是把草药当水喝,有时太累了不得不坐在躺椅上休息会儿。病痛的折磨、体力的透支,却无法阻挡他修路的决心。 黄大哥的坚持也感染了家人,最初强烈反对的妻子,成了他最坚强的后盾,悉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还经常到工地帮忙。 儿子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修路,正在上大学的女儿也毅然休学,回家照顾父亲。一家人团结一心,用爱和责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共同对抗病魔,创造生命的奇迹。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2015年2月,一条横穿丛林的山路初见雏形,小江屯结束了与世隔绝的历史,村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看着眼前这条平坦宽阔的路,黄大哥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条路,承载着他的梦想,也承载着小江屯的希望和未来。 为家乡修路的这个决定源于黄大哥儿时的梦想,小江屯虽然人美水美风景好,但是交通却非常落后。黄大哥从小就目睹了村民们生活的艰辛,他记得小时候,村里老人背着袋黑乎乎的盐巴,步履蹒跚地走回家。老人告诉他,这是全村人省吃俭用,走了很远的山路才背回来的。 那一刻,黄大哥的心被深深触动了,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为家乡修一条路。 成年后,黄大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近二十年,从普通工人做到了包工头,娶妻生子,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本以为儿时的梦想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忘,可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与其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不如用剩下的时间,完成心中一直以来的夙愿。 时间回到2014年5月,黄大哥被确诊为肝癌中晚期,生命可能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命运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妻子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希望他能安心治病,可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这些钱为家乡修一条路。 家人们无法理解他的决定,妻子更是哭着劝他,那可是救命钱啊,怎么能……面对家人的反对,黄大哥态度坚决,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这条路将是他留给家乡最好的礼物。 如今,小江屯的农产品可以方便地运输出去,外面的物资也可以轻松地运进来,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这条路不仅连接了外界,更连接了希望和未来,而黄大哥的事迹,也如同这条路一样,蜿蜒绵延,鼓舞着更多人。 信息来源:《永福“癌症哥”凿山4公里修路躺着也要把路修通》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