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药花园”何袜皮:会被案件中的人物命运所打动|阅读日

新黄河 2024-08-06 19:12:20

“没药花园”,很多网友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阅读过该公众号上分析推理的不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人类学博士、作家何袜皮是“没药花园”的创始人及主笔,她和团队靠着抽丝剥茧的分析积累起百万级的读者。“没药”是一种香料,也是一种药材,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何袜皮在分析推理的阵地上,一点点化解那些悬案中的血瘀。

《和没药花园一起推理》是何袜皮的经典罪案分析代表作,书中所选文章多为对在社会上引起大众强烈关注的罪案与悬而未决谜团的分析。其中包括美国辛普森杀妻案、黑色大丽花案等案件的推理和犯罪心理分析。

何袜皮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任国内某杂志首席编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空间安全、都市犯罪、恐惧感。除了案件推理的相关作品,何袜皮也是一名小说作家,著有《易碎品》《龙楼镇》《为她准备的好躯壳》等长篇悬疑推理小说。

“没药花园”的推理文章,都是从最基本的人性开始分析,把犯罪心理与犯罪可能性娓娓道来,最后推理出的可能往往不是那个最有噱头的,也不是大家“一眼相中”的选项,却是细想最有道理的。何袜皮强大的推理能力和资料整合能力,让她总能洞察常识之外的细枝末节。另外,作为人类学博士,何袜皮出类拔萃的地方在于,她始终关注的是人本身,她的文章始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

有媒体评价何袜皮的分析,“她理性又深入到犯罪者内心世界的分析,被很多人痴迷。”“何袜皮像望远镜,能看到都市里普通人难以遇到的故事;又像显微镜,窥探到人心幽暗处隐秘的细节。”

用可靠的信息源还原案件

记者:《和没药花园一起推理》这本书主要收录的是哪些案件?您为何会重新分析和解读这些案件?

何袜皮:这本书收录了10起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关注和讨论的案件。比如逼停NBA总决赛直播,被反复改编成影视剧的世纪大案“辛普森杀妻”案,美国历史上最骇人的悬案之一“黑色大丽花案”等。此外还有“华人辛普森案”、美国六岁选美小皇后被杀案、博蒙特三姐弟神秘失踪案等等。

这些案件我早就通过各种渠道听闻过。不过在中文网络平台上搜索相关信息,会看到很多充满谣言和谬误的文章,找不到关于这起案件真实、准确的呈现和分析。案件发生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被害人的身份是什么?与案件相关人员的社会关系如何?如果这些基本信息都是错误的,也就不存在分析和讨论的根基。我想要尽可能复原这些案件的真实面貌,所以会从网络世界,包括英文网络世界上寻找各种线索,全面复盘、分析。

记者:复盘和分析这些案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应该是搜集资料——搜集可信的资料。请谈谈您搜集资料的方法。

何袜皮:我对信息源的选择十分谨慎,一般使用官方信息或者必须确定真实的信息。

其中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国外公开的案卷。国外大部分案件都可查询到详细信息,包括法医报告、出警记录等。比如“克里斯·沃兹杀妻灭女案”,案卷信息长达1960页,可以直接在相关网站下载。我也会看在档案馆工作的人员整理维护的网站,其中可能会有FBI公布的一些信息,可靠、准确。

其次是权威媒体报道。媒体报道大多基于采访,虽然难免存在一些错误信息,但总体而言真实性较高。

再就是一些爆料信息,这是我使用时最谨慎的信息来源。如果不能确定某个人确实说了什么话,我不太会写出来。如果是当事人的朋友或者相关人士,他们可能会向我出示一些证据,这些信息可能是真实的。

呈现出自己完整的思考过程

记者:您在复盘、分析这些案件的时候,最触动您的是什么?是残忍的真相,人类的欲望,抑或人性中的恶,或者是其他的什么?

何袜皮:复盘和分析一起案件经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比如“朱令案”的分析写作花费了几个月,还有“张志超案”也耗时很久。真的花费时间投入案件之中,会被其中的人物命运所打动。有时候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感觉自己能做的其实非常少,这些分析复盘改变不了任何人的命运。哪怕最后写出来引发很多人的关注,对结局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我能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非常小的一部分。

就我自己而言,这些案件对我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并没有让我感觉到对人性特别失望之类的。因为我在重新梳理和写作这些案件时是非常理性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充满了感性投入。如果真正想客观分析这些案件的真相,一定要把感性思维从中抽离出来。

另外,写小说对我来说是一种调节的方式。因为虚构的故事会更加偏重于编织这个故事的快感,会让我从现实的一些悲剧案件中抽离出来。

记者:社会上,世界范围内经常会发生引起广大争议的案件,对于案件书写的选择,您有什么样的考量?一篇文章您更重视分析过程,还是更重视结论?

何袜皮:很多案件本身讨论度非常高,选择案件进行分析时,我也会选择与我的写作主题相关的。比如一些娱乐方面的热点我不会参与。在我关注领域之内的案件,我会有自己的观点想要表达,所以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复盘、分析。

很多案子争议很大,网友也会觉得一些观点失之偏颇。我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不能只说结论——没有有条有理的分析仅下结论的话,难免会引发各种争议。所以我不太会在微博这种有字数限制的平台发文,会在公众号等平台上用更多的字数呈现完整的分析,也就是说,呈现为什么是这样的结论。

在舆论中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站位,至少这种呈现方式让读者看到我的思考过程,更容易让一些人信服。

非虚构写作的逻辑性很重要

记者:您的学位是人类学博士,可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专业?想必这种专业素养对您分析复盘案件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何袜皮:人类学是非常复杂的学科,前面加一个分支就变成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比如心理人类学、宗教人类学、食品人类学、情感人类学。每一个分支差异都很大,不同老师的研究方向也有很大差别。人类学所学的东西,主要让我们探究事物的本源,探究一个地方的文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追溯到事物最根本的东西。

在美国读人类学专业期间,我受英文写作影响,文章的逻辑性比较强。比如第一句是主题句,后面的文字要作为证据支撑这个主题句,所以每个段落必须是有逻辑地归纳布局。这会让这篇文章显示出很强的逻辑和层次,方便读者阅读。

因为有些案件非常复杂,牵扯到很多人的社会关系和方方面面。在读者还没有明确判断的时候,需要把两边的资料都呈现出来,这就很容易让读者觉得阅读起来比较混乱,或者掌握不到重点。因此有条理的文字也可以去除阅读障碍,让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文章内容。

记者:除了尊重事实并且用合理的逻辑推演之外,我也感觉到书中的文字兼具文学性。在写作的过程中,您是否也会兼及文学性的考量?

何袜皮:我写这种非虚构的作品时,倒是没有特别在意其文学性。写案件推理的文章最重要的是用非常流畅的语言把事情讲清楚,至于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比喻等手法一般不会使用。写小说的话,故事和文字的文学性就非常重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非虚构的推理文章对文字没有要求,也需要一定的逻辑层次和流畅、好读。推理文章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美感和心灵的快感,如果只是非常粗糙的文字和拙劣的比喻快速地把情节展现给读者,读者虽然得到了真相,却会有一种空虚感。就像吃了一顿快餐一样,虽然饱餐却是意犹未尽。有时候一些精细烹饪的菜式,能让人在享用过程中得到审美和心灵上的满足。

记者:世界文坛上有没有哪名悬疑小说作家对您的逻辑、写作影响很大,无论是真实案件分析还是小说创作?

何袜皮:早年间我喜欢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王小波的作品,后来课余时间看阿加沙·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在美国读书期间,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不过钱德勒的写作风格是“硬汉侦探”,还是不如阿加沙更吸引我。

大学期间我很喜欢读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比较喜欢智利作家何塞·多诺索,以及一些黑暗、诡异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对我写作的各方面都有影响。

我喜欢很理性的、有条理的作品,也喜欢非常有想象力、魔幻黑暗风格的作品。

记者:徐敏实习生:闫秦怡编辑:徐征校对:刘恬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