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宋朝时也有奥运会,哪些项目可以争金夺银?

齐鲁壹点 2024-08-08 15:31:28

为期半个多月的巴黎夏季奥运会已接近尾声,中国健儿在比赛中争金夺银,取得了优异成绩。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宋朝时也有奥运会,大宋王朝将会参加哪些项目?哪些项目能够摘金夺银?你别说,在学者吴钩的新作《宋朝小日子: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一书中,有专门章节讲述了宋朝的“体育运动”,咱们可以从书中探寻问题的答案。

蹴鞠

齐云社为国出战

话说宋徽宗大观二年某年某月上午,奥运会的第一个比赛日,男子蹴鞠第一场比赛正式开赛。此次比赛,大宋派出了“全明星”阵容,高俅担任总教练,齐云社精兵强将尽数上场,势要夺取开门红。作为蹴鞠的铁杆迷,赵佶已经在看台上等候多时……

这段近乎穿越的文字,当然属于“戏说”。但是作为足球运动的前身,蹴鞠确实在宋代极为流行,齐云社也确实存在。尽管名字相近,齐云社可不是如今的“德云社”,而是正儿八经的民间足球俱乐部。

齐云社是何来历?这还要从宋朝流行蹴鞠说起。宋朝时,蹴鞠的流行程度达到了高峰,上自天子,下至市井小民,都不乏足球爱好者。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等人都是蹴鞠高手,众所周知的高俅就是因善蹴鞠而成为宋徽宗的宠臣。

由于民间喜欢踢足球的人很多,宋朝社会出现了类似足球爱好者协会、足球俱乐部的团体,其中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便是“齐云社”。齐云社的宗旨之一是“天下圆”,意为,在齐云社里,天下皆为一家人,不分贫富贵贱,大家都是足球运动员,只较量球技,不计较身份。所以,宋朝的齐云社又名“圆社”。按《水浒传》的叙述,热爱蹴鞠的宋徽宗很可能就是齐云社的成员。

齐云社都干些啥?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传授踢球技术,制定蹴鞠规则与礼、组织足球大赛等。齐云社还给入社成员制定了“十禁戒”:“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这十条戒律在当下看来,也毫不过时。

每年,齐云社都要组织一届全国性的蹴鞠邀请赛,叫作“山岳正赛”,类似于今日的“全国足球超级联赛”。大赛之前,齐云社给各地的球队发出通知:“请知诸郡弟子,尽是湖海高明,今年神首赛齐云,别是一番风韵。”参赛的球队需要缴纳一定费用,最后的胜出者则可获得奖金,以及一面“名旗”,赢者得名旗下山,输者无旗下山。

如果宋朝时也有奥运会,作为最强的民间蹴鞠俱乐部,齐云社应该会派出最强男子组与女子组队员。没错,在宋朝,也有喜欢蹴鞠的女子,她们也会参加足球比赛。比如有一首宋词写道:“疑是弓靴蹴鞠,刚一踢、误挂花间。”还有一首宋诗也写道:“舞余燕玉锦缠头,又着红靴踢绣球。”这写的都是女子蹴鞠。如果在宋朝看到一支英姿飒爽的女子足球队,也不足为奇。

可以肯定地说,尽管现在的国足根本无力出现的巴黎奥运赛场,但是宋朝的齐云社一定会在蹴鞠比赛中为国争光。

相扑

官民合组最强阵容

时间转眼来到奥运会的第二个比赛日。大宋的相扑队员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大展身手。此次大宋派出了男子相扑队和女子相扑队,分别参与不同公斤级的比赛。令观众们诧异的是,浪子燕青竟也出现在此次队伍中。作为摔跤高手,燕青早在赛前放下狠话,一定要为宋朝赢下一枚金牌……

上面当然又是一段“戏说”。不过说真的,相扑在宋代确实非常流行,堪称“国技”。当时相扑风靡全国,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不管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都广受欢迎。

宋朝设有“皇家相扑队”,相扑手一共有36人,均从御前侍卫中挑选,都是臂力过人的大力士。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皇家庆典上表演相扑赛。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诗写道:“广场妙戏斗程材,未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罢宴,卷班出殿戴花回。”诗中的角抵,就是相扑。诗人参加了皇家宴会,在宴会上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相扑表演,回家便写了这首诗。

皇室看“皇家选手”,民间也要看职业相扑手相互较量。宋朝时民间的职业相扑手活跃在瓦舍勾栏里,为观众表演相扑。这是商业性质的相扑表演赛,想入场观看,需要钱购买门票。《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胜录》等宋人笔记中记录了南宋时在瓦舍表演的相扑明星高手:撞倒山、铁板沓、曹铁拳、韩铜柱、宋金刚、赤毛朱超、杨长脚……光看他们的外号,便可以想象这些相扑手的特点:身材魁梧、力气巨大、动作迅猛。因此,民间职业相扑手的入选奥运队伍为夺金又增添了几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城市的瓦舍勾栏中,为招徕观众,表演相扑的勾栏通常都会先安排一段女相扑表演,让她们先登场竞技,吸引观众,之后才是男相扑手的正式表演赛。宋人笔记收录的南宋临安女相扑手名单中,有嚣三姐、黑四姐、韩春春、绣勒帛、锦勒帛、赛貌多、侥六娘、后辈侥、女急快、赛关索……她们跟男相扑手一样,都以相扑为职业,在瓦舍勾栏中进行商业性的相扑表演赛,并且打响了名头。

当然,除了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外,宋朝的相扑手还可以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露台争跤”,在这里他们也能一较高下。南宋临安护国寺有一个大露台,就是设来举办相扑锦标赛的,登台竞技的相扑手来自各州郡,都是各地选拔出来的好手。夺冠者可得到奖金奖杯、锦旗,甚至有可能被提拔为军官。此外,还有在大型庙会中举行的相扑挑战赛,通常由上一届的冠军接受天下相扑好手的挑战。各个庙会的比赛举办时间互相错开,有些职业相扑手干脆巡回参加比赛,赚取丰厚的奖金。

马球

皇家女子马球队惊艳全场

这是两场最有悬念的比赛,男女子马球比赛将在第三个比赛日上午,于“牙道柳径”马球场拉开帷幕。观看台上座无虚席,大家翘首以盼着比赛的开始,他们将看到大宋皇家女子马球队的风姿……

照例用一段“戏说”引出宋代流行的体育项目——马球。马球,顾名思义就是人骑在马上,一边操纵着马奔跑的方向,一边用马球杆把球打人球门的一种体育活动。马球场的两端各竖立两根门柱作为球门,并且各有一名守门员,参赛的球队分为左右朋对垒,另有12名裁判员,手执小红旗,负责“唱筹”即报告进球得分,球队每进一球,裁判员就举起小红旗,高声喊:“左朋进球,得一筹!”“右朋进球,得一筹!”这左朋右朋,其实就是左右两个战队,哪个队先得到三筹,哪个队就胜利。

宋代著名的马球比赛的场地叫“牙道柳径”。马球场位于东京皇家园林金明池旁边、琼林苑外面,这是北宋东京市民打马球的场所。宋朝时,马球已经从一项贵族运动演变成平民运动,男女皆可参加,不但皇室、贵族喜欢打马球,平民也可以打。每年的春季三月,金明池、琼林苑照例都要对市民开放,任人游玩。皇帝也会择日驾临金明池与琼林苑,与民同乐。皇帝游园之日,皇家艺术团要在金明池举行精彩的文娱会演,供皇帝与游客观赏。会演的节目之一,就是皇家女子马球队表演。

宋徽宗亲自组建了一支皇家女子马球队。实际上,宋朝的皇室很喜欢打马球,设有皇家马球队,经常举行马球赛。宋朝的好几位皇帝也都会打马球,宋太祖、宋太宗戎马出身,自然骑术高超,不过,就连在深宫里长大的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都很喜欢打马球。特别是宋徽宗不但喜欢,而且球技十分了得,数朝人的话来说:“今圣精敏此艺。”

因宋徽宗的技艺精湛,在他的带领下,皇家女子马球队的技艺也非比寻常。有一首宋诗写道:“内苑宫人学打球,青丝飞控紫骅骝。”描绘的便是宋徽宗时期的皇家女子马球队。这支女子马球队骑术超群,击球之技“妙绝无伦”。不过大宋代表队并非没有对手,因为当时马球运动在契丹和金国也很流行,想要在“奥运会”上夺金,必有一番激烈争夺。

捶丸

宋人开打“高尔夫球”

第四个比赛日时,经过一场激励的“厮杀”,大宋的蹴鞠精英队进入到了16强比赛中。赵徽宗又一次来到了现场,不过这次,他不能观赛太久,因为他要赶往下一个比赛场地——捶丸。作为捶丸高手,赵徽宗对自己的“大宋捶丸队”抱有很大的期望……

看完这段“戏说”您可能会问,“捶丸”是啥玩意儿?它其实是一种与今天的高尔夫球非常相似的球类。捶丸运动兴起于宋朝,盛行于元朝。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元朝时候,游历中国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将捶丸带回欧洲,最后演变成高尔夫球。

根据古代版“高尔夫球入门教程”《丸经》,捶丸的球,通常是木头做的,也有陶瓷制作的。不管是瓷球,还是木球,大小均如成年人的拳头,与现代的高尔夫球大小相似。

当宋人开打“高尔夫球”,两者会擦出怎样火花?宋朝捶丸的球棒,形状也与高尔夫球杆相似,由笔直的棒柄与弯曲的棒头组成,棒柄通常为竹制,棒头为硬木,裹以牛皮。捶丸的球棒是一套,有扑棒、杓棒、撺棒、单手、鹰嘴等等,名目多样不同的球棒,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扑棒“能飞不能走”,适合打远球,不适合打近球,相当于高尔夫球的木杆;撺棒“能走,能飞”,既能打推杆,也能打远杆,但不容易学。

捶丸通常都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场地开阔,地势要“有平者、有凸者、有凹者、有峻者、有仰者、有阻者、有妨者、有迎者、有里者、有外者”。现代高尔夫球场也喜欢建造在这样的地势。捶丸与高尔夫的规则也很接近,都是以击球入洞来计分。高尔夫球的计分基础是杆数简单地说,当打完18个洞用了多少杆,杆数越少,成绩越好。捶丸则以击球入窝者得分,一局为10分,或者15分,或者20分。

因花费较高,高尔夫被称为“贵族运动”,与之不同的是,捶丸却走入了部分寻常百姓家。宋朝的皇家、士大夫乃至一部分平民,都喜欢打“高尔夫球”。当然,女性与儿童也喜欢捶丸,因他们的力气小,捶丸所用的球会更小巧一些,场地也不需要那么大,在庭院里便可以玩。从中不难看出,宋代的捶丸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方便从小抓“好苗子”。

仅仅几个项目就能发现大宋代表队的不俗实力。如果宋朝真的穿越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到底能在奖牌榜上能排第几位?

(摘自《宋朝小日子:千年前的人间烟火》,吴钩著,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杜春娜整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