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8年,孙立人不顾伤病千里寻妻。刚到家,只见妻子手持菜刀向自己扑来,怒吼道:

1938年,孙立人不顾伤病千里寻妻。刚到家,只见妻子手持菜刀向自己扑来,怒吼道:“断你一条胳膊,看你怎么上战场!”   “你这是要干什么?”孙立人惊慌之下大声嘶吼着。   张晶英的情绪也彻底爆发,死死扯住孙立人的手臂准备一刀落下。   “你先冷静一点!其他的我们再慢慢商量。”孙立人连续倒退两步,想要将自己的手臂挣脱出来,却被逼到了墙角。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张晶英彻底失去理智,非要砍断丈夫的胳膊呢?   这还要从淞沪会战说起。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税警第四团随部赶赴上海参战。由于距离日本的阵地距离过近,炮火就像流星一般射了出来。   轰的一声巨响,刚刚才修筑好的防御工程顷刻间便化为灰烬。   还没等大家松一口气重新修整防御工程,炮火的轰鸣声便再度响彻云霄。   “敌人进攻太密了,咱们根本顶不住啊,这可该如何是好?”旁边的一名战士抹了一把脸上的灰土,焦急地询问道。   孙立人望了望不远处那些已经被敌人攻破的阵地,又再度将目光聚焦到眼前战友们的遗体上。   他俯下身轻轻帮牺牲的战友合上了双眼,长舒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高声吩咐下属道:“把兄弟们的遗体都垒起来当遮蔽物,所有人无论生死皆不得离开阵地半步!”   敌人的炮火即使无坚不摧,却始终无法攻破战士们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力搭起的高墙。   由于成功完成坚守阵地的任务,孙立人升任税警第二支队司令,指挥第四、第五、第六共三个团作战。   然而在月末,孙立人率部为了夺回友军失去的桥头堡,在战场上冲锋时不幸连续中了13颗子弹,一度昏迷过去。   还是宋子文嘱托弟弟宋子安在大撤退前,将孙立人接到香港治疗,这才捡回一条命。   孙立人清醒后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照顾她的护士:“我的妻子知道我身受重伤的消息了吗?”   “你在被送进医院前就有人向你的家人报信,想必她早已知道了。”   “这下完了,我的妻子一定悲痛万分,我得赶紧回家一趟。”听到护士肯定的答案,孙立人连自己的伤势都不顾了,恨不得立刻飞回家去。   医护人员见状纷纷劝阻他:“等痊愈了再出院不行吗?你的家人一定盼望你能平安归来。”   可孙立人此时用心急如焚形容再合适不过,哪里能听进去劝,当天便收拾东西日夜兼程往家赶。   自从听说孙立人危在旦夕的消息,张晶英便把自己关在了长沙的尼姑庵里。整日里不吃不喝,对着菩萨不住地流泪。   时而声嘶力竭地对天大吼道:“让我的丈夫平安回来吧,我愿意代替他受尽折磨甚至付出生命!苍天啊,就成全我这一次吧。”   直到嗓子喊哑了再也吼不出来,眼前的一切也模糊起来。张晶英只能无力地瘫倒在地上,耳畔却忽然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   “晶英,晶英你怎么了?是我回来了啊!”   面对丈夫的归来,张晶英只是筋疲力尽地垂着头,呢喃自语道:“我怎么又出现幻觉了?”   “晶英你没有做梦,我真的回来了。”孙立人扶起张晶英瘦削的肩膀,激动地说道。   眼前那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忽然清晰起来,张晶英猛地揉了揉眼睛,终于看到那个日思夜想的人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   她不顾一切地扑进了孙立人的怀抱中,直到那抹熟悉的暖意将自己紧紧包围。   此刻她有千言万语想要向丈夫倾诉,张口却说不出一个字,只得低声呜咽着。   望着妻子苍白的脸颊,孙立人更是心痛不已,温柔地抚摸着张晶英的后背,轻声安抚道:   “都过去了,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   面对孙立人脸上勉强挤出的微笑,张晶英仍然一言不发,死死揪住丈夫的袖口,生怕自己一不留神,丈夫便永久地离开自己。   她明白丈夫不久后又要回到战场,那里刀枪都不长眼睛,指不定要出什么意外,可自己根本无法继续忍受这种折磨。   每想到这里,张晶英都要被吓出一身冷汗,经常整宿做噩梦,直到起身看到丈夫安然无恙地躺在身边才能稍松一口气。   于是,她从厨房中掏出一把菜刀,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好在孙立人的母亲及时赶过来拦下了张晶英,劝说道:“你就让他去吧,真上不了战场无法为国尽忠,他会一辈子都悔恨的。”   闻言,张晶英的眼角再度被泪水浸湿了,她知道在国家大义面前自己无法阻拦丈夫去完成终生的夙愿。   只好默默退到一旁,继续为孙立人祈福。   孙立人离家后,即刻率部赶回武汉参战,又先后两次入缅,征战异域,歼敌无数,扬威海外,被国际上称为“东方隆美尔”。   这个故事自此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其真实性我们已经无法考证。 然而透过这件事我们需要看到,为抵御外来侵略者做出牺牲的,不仅有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还有无数家庭为成全大义而做出的隐忍与成全。 #历史轶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