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
宋朝时期,永定有一货郎,名叫叶枫,和儿子叶知秋相依为命。
叶知秋自幼体弱多病,隔三差五就要去趟医馆。
六岁那年,叶知秋高烧不退,在医馆抢救了三天三夜才保住了性命。
叶枫身为父亲,为了照顾生病的儿子早已心力交瘁。
好在,一个和尚的出现,让他看见了希望。
叶知秋七岁那年,一和尚上门化缘,刚巧父子俩正在吃饭,叶枫将其迎进门。
和尚进门后,一眼便看见了病殃殃的叶知秋,对叶枫说道,“你儿子有问题。”
叶知秋不解。
和尚解释道,叶知秋前世是个恶人,害人无数,阎王担心他投胎后继续作恶,所以让其自幼多灾多难,还减少了他的寿命。
叶枫大惊,知和尚是个高人,跪地道:“大师,求您救救我儿。他前世作恶,可此生是无辜的。”
和尚为其想了一个办法,行善积德,或许能改变命运,说罢,掏出一颗佛珠给了叶枫,并叮嘱他若遇到生死关头,可砸碎佛珠,到时他便能现身相救。
叶枫忙拉着儿子磕头道谢。
自那以后,叶枫常常带着叶知秋行善积德,渐渐地,几乎整个永定城的百姓都受过二人恩惠。
神奇的是,那段时间叶知秋再也没有生病,身体也康健了。
叶枫心中感念和尚大恩,对出家人愈发尊重,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到城外的寺庙烧香。
眨眼间三年过去,这年初一,父子俩照常来到寺庙,大约跪了半柱香,叶知秋突然感觉尿急,便到茅房小解。
哪知一个时辰过去,他还没回来。
叶枫心中担忧,正要起身寻找。
叶知秋慌慌张张跑了回来,口中大喊:“爹,不好了,死人了。”
叶枫心中一惊,忙跟着儿子来到一间禅房门口。
叶知秋躲在叶枫身后,指着禅房,道:“爹,就在这里,我看见一个女人满身是血,倒在地上。”
二人正要进屋,这时,方丈突然出现,笑着问:“施主,这是要去哪?”
叶枫忙将儿子看到的事情告知。
方丈笑着看着年幼的叶知秋,冷冷道:“怕是这位小施主看错了吧。”
说罢推开禅房的门,让二人检查。
屋内空无一物,别说尸体,就连灰尘都没有。
叶知秋反驳道:“不对啊,我明明……”
“闭嘴!”叶枫打断儿子的话,让其向方丈道歉。
叶知秋执拗,不愿道歉。
方丈道:“小孩子说谎可不是好事,还望施主多加管束。”
叶枫点头答应,随后带儿子离开。
殊不知,他们走后,方丈死死盯着叶知秋的身影,神情凝重。
回去的路上,叶枫悉心教导儿子,以后不可以说谎。
叶知秋大吼,“我没有说谎!明明是那方丈骗人。”说罢哭着跑回了家。
从寺庙回来后,叶枫发现儿子常常一个人蹲在角落,于是上前问询他在干什么。
走近后发现,叶知秋竟用木头做了一把剑。
叶知秋面色阴冷,“我要杀了坏人!”
那神情不似一个十岁孩童。
叶枫顿时脊背发凉,心想儿子本性难改,以后定要严加管教。
哪知,他还没开始,叶知秋却出事了。
次日,叶枫卖货回来,发现儿子不在家,询问街坊后得知,他下午拿着木剑出城了。
叶枫顿感不妙,立马去城找人,却见儿子自己回来了。
叶枫松了一口气,随口骂道:“小兔子崽子,你去哪了?”
只见叶知秋双手合十,鞠躬道:“阿弥陀佛!”
叶枫皱眉,“你为何学和尚说话?”
可叶知秋依然是那句“阿弥陀佛”。
叶枫大怒,让他好好说话,可不论他问什么,叶知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
叶枫以为儿子得了怪病,带着他找到了城中的朱郎中。
这朱郎中除了治病救人,还会些江湖门道。
他见叶知秋神情呆滞,哪里是得病了,分明是中邪,定是有人害他。
叶枫大惊,想起儿子从寺庙回来后就有些异常,难道与那方丈有关?
几经思虑,叶枫决定夜探寺庙,寻找儿子被害的真相。
当晚,叶枫一身黑衣,潜入寺庙。
大约子时,一年轻和尚行色匆匆,进了一间禅房。
叶枫立刻跟上,躲在禅房外偷听。
屋内传来那日方丈的声音。
“事情办完了?”
年轻和尚道:“是,人埋在后山,不过,白天来的那个孩童怎么处置?”
方丈道:“我已经处理过了,他被我下了咒,以后开口只能道阿弥陀佛了。”
躲在门外的叶枫恨不能冲进去质问,可又担心自己也变得和儿子一样,于是,转念一想,去了后山。
经过寻找,果真有一处翻动过的土堆。
叶枫挖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具女尸。
仔细辨认后发现,此人是城中的李寡妇,那日父子俩来寺庙,叶知秋还不小心撞到了她。
叶枫突然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儿子,可眼下最重要的是,该怎么解救儿子。
他忽然想起和尚留下的佛珠,取出后狠狠踩碎。
片刻后,和尚竟真的从天而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叶枫讲出事情经过,并带和尚看了女尸。
和尚大怒,随后跟着叶枫回了家。
和尚看到叶知秋后,更加气愤,“竟然用了失魂咒,真是狠毒!”
这失魂咒是将人一魂一魄抽出,然后给其心理暗示,让其一生一只重复一句话。凡中此术者会痴傻一生。
和尚轻点了一下叶知秋的头,他瞬间清醒。
叶知秋哭道:“父亲,方丈害我。”
叶枫轻声安慰。
和尚道:“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你们放心吧。”
和尚飞身来到寺庙,抓住方丈,质问道:“你可知你犯了什么错?”
方丈一脸不屑,喊来一众和尚将其团团围住。
谁料,和尚摇身一变,竟变成一尊金身大佛,道:“吾乃弥勒佛,下界巡查。”
随后,又变出女尸,怒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你还是老实交代吧。”
方丈见事情败露,交代实情。
那日,方丈见李寡妇貌美如花,起了歪心思,于是将其骗到禅房欲行不轨。
谁俩,李寡妇性子烈,宁死不从。
方丈以怒一下从烛台砸死了她,血溅当场。
碰巧,叶知秋小解回来听到声音,见方丈满身是血从禅房出来,于是趴窗偷看,发现尸体。
当他将此事告知父亲时,方丈已经处理好了现场。
于是有了之后一系列的事情。
弥勒佛大怒:“出家人慈悲为怀,你却害人性命,不可饶恕。众和尚得知实情,有意隐瞒,也不可饶恕。”大手一挥,众和尚消失不见。
当晚,叶枫梦到了和尚。
和尚道:“你们父子心地善良,定会有好报的。”说罢,消失不见。
后来,父子俩果真一生平安,叶知秋再没生过病,父子俩都活到九十岁,无疾而终。
稻田里的守望者
曾经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篇《快乐墓地》的文章:在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处墓地,所有的墓碑上,都是小镇上的死者一生的体会,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快乐墓地”,有一块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遗言:笑口常开,知足常乐,使我活得很开心,学我吧,我没有什么,全部的财产只有两亩沙地,和一片不成材的树林,我一生除了饼子和粥之外,我没吃过什么,但是我每天都在说笑中度过,我总是对自己说,就这么快乐地活着吧,这么活着真好,我就这么快乐的活了一生,我不知道我缺什么东西,也许缺很多东西,也许什么东西都不缺,愿你们也像我一样快乐,不要老是感觉自己缺什么东西,只要你快乐,你就什么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