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乌战争撞上中国产业崛起,谁才是时代的炮灰?

戎评 2024-12-02 10:17:53

当俄乌战争迎面撞上中国产业大崛起,最受伤的既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有着百年工业巨匠美誉的德国。本月以来,德国已有多家汽车零配件巨头公布裁员计划,世界第一大汽车技术和零配件供应商博世裁员5500人,其中德国本土3800人,同时还将削减一万名德国员工的薪酬;世界顶级轴承供应商舍弗勒裁员4200人,德国本土2800人,削减2025财年开支2.8亿欧元;世界顶级变速箱供应商采埃孚,仅在德国本土的裁员规模就高达14000余人,另有近5亿欧元的开支被砍掉;大陆集团裁员7000人,大众关闭三家本土工厂。

BBA和大众倒了,或许德国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但博世和舍弗勒倒了,那就真的会要了他们的老命,众多汽车配件厂裁员,只能说明一种情况,德国经济要崩盘了,德国老百姓高薪多假的好日子要结束了。我们都知道,汽车是德国经济支柱,但像大众、奔驰、宝马这类做成品车的企业是向外拓展的,他们为了节约关税和物流成本,一般会选择在主要出口市场投资建厂,比如中国、美国、巴西就有大量的德系车工厂。而像舍弗勒、采埃孚、博世这类专门做汽车零配件的企业是向内深耕的,其生产厂和上游供应商,大多在国内,德国本土很多高薪的就业岗位,要么是他提供的,要么是他的合作方提供的,这些合作方基本以隐形冠军企业为主。

比如博世的上游供应商有两家很出名的隐形冠军企业,叫伍尔特集团和特瑞拓软件,前者是世界最顶级的螺丝、螺母等紧固件生产商,后者是德国工业数控领域的王者;大陆集团的合作方海拉和蒂森克虏伯,一个是汽车照明和电子零部件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另一个则是全球先进的特种钢材供应商。据统计,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营收,至少有一半来自于本国的汽车零配件巨头。

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含金量,所谓隐形冠军企业,是指那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数量占全世界的一半,这些企业贡献了德国30%的GDP,54%的工业产值、62%的就业岗位、70%的出口额。换句话说,如果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被重创,维系整个德国经济运转的隐形冠军企业就会崩盘,紧接着就是大规模失业潮和系统性经济危机。

以前德国打工人每年有150天的假期,每天工作时长仅5.2小时,但平均每年能拿到5万欧元的年薪,简直爽到爆,但随着汽车工业的衰退,森森寒意已经传遍各行各业了,大众在狼堡的工厂原本工人每天就工作6小时,现在因为要关闭三家工厂,大家都开始卷起来了,每天不但要工作10个小时,还没加班费拿;机械工程行业的工人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10%,但工作时长却增加了1个小时;某大型钢铁生产厂,裁员超过40%,在职员工薪酬下降15%,工作量增加30%;公共交通行业的工人更惨,收入比去年少30%,工作量却翻了两倍。毫不夸张地说,德国经济正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困境,正如德国每日新闻所言:德意志联邦正处于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于俄乌战争和中国产业崛起两个层面。

先聊聊俄乌战争,其实网上的主流观点,也就是德国在失去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供应后,生产成本暴涨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的的说法是错的。在德国的发电结构中,风电是主力,占比38.5%;其次是煤电,占比25;燃气发电排名第三,只有12%,所以天然气短缺对德国产品成本溢价的影响是很小的,根本原因和欧盟有关。德国经济能长期向好,欧盟很关键,在欧盟零关税的原则下,德国制造在欧洲二十多个国家如入无人之境,欧洲各国消费者买得最多的中低端工业品是中国货,买得最多的高端工业品是德国货,没有关税保护,法意西加起来都打不过德国制造。2023年,德国贸易顺差2091亿欧元,而对欧盟其他国家的顺差就占到三分之一。但俄乌战争这几年,天然气涨价了,很多关键的中间品也断供了,再加上企业外迁流失掉的就业岗位,欧洲各国不但失业问题严重,居民的生活开支也大幅增加,手里实在没多余的钱消费了,能不买就不买,这才是俄乌战争对德国经济的真正冲击。

中国产业的崛起,也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中国新能源车多卖一辆,德系车就少卖一辆,然后德国汽车产业和工厂都被连累了。其实人家德国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基本盘,就压根不是德系车,而是全世界的燃油车,德系车一年才生产多少台,能养得起这么多营收几百亿的汽配巨头吗?像博世,他的合作伙伴不止BBA和大众,他还给丰田做燃油喷射系统,给通用做制动系统;采埃孚变速箱的客户不止是宝马、奥迪,还有日本的本田、福田;舍弗勒的轴承不止奔驰在用,中国的吉利、长城、奇瑞,日本的两田,美国的通用、福特都在用。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汽车产能最大的国家,德国汽车零配件厂商的第一大金主,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越来越多,燃油车产能越来越少。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0.9%;2021年增长181%;2022年增长93.4%;2023年增长36.7%。燃油车的三大件是发动机、变速箱、地盘,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件是电机、电池、电控,两者的零配件是完全不同体系的东西,新能源汽车卖得好,滋润的是宁德时代这类的新兴汽配巨头,燃油车卖得不行,博世舍弗勒等传统汽配厂的日子自然不好过。我仔细看了下这些巨头的裁员公告,都是长远性的,像博世的裁员细则,都计划到2032年去了,这说明德国汽配商已经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什么全世界都放弃了电车了,只有中国在搞,全是屁话,新能源汽车仍会持续挤压燃油车的生存空间,他们这些给汽车做配套的工业巨匠,如果不寻求改变,结局必然是衰亡。

140年前的德国人在血汗工厂里造就了世界上最辉煌的汽车产业链,140年后的德国人现在还吃着这条产业链的红利,维持着德国人体面的发达国家生活。如果不是时代变了,他们还能躺着吃很久。可是,大人 ,时代变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据了140年前德国汽车那样的C位,德国人已经有点慌了。当然了,德国汽车工业靠着燃油车时代的红利应该还可以撑很长一段时间,但要过以前一样,一年工作百来天,一天上班5个小时就能拿到高薪的好日子应该是不可能了。要不了三五年,德国汽车可能被新能源汽车逐出中国市场,然后其他国家市场也会慢慢被赶出去,最后靠着欧美市场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至于博世和采埃孚,它们也必然随着德国汽车的落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0 阅读:4

戎评

简介:让我们一起以笔为戎,评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