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国脊梁”?王阳、王立群共论国士巨匠的精神遗产

南方都市报 2024-08-12 17:04:32

8月10日,在北京SKP书店,知名自媒体人、全网拥有1300万粉丝的自媒体博主“好人大哥”王阳,对话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为读者呈现了一场以“中国人的脊梁”为主题的深度对话。此次活动由东方出版社主办,同时隆重推出了王立群教授新版图书《中国脊梁》。

自媒体博主“好人大哥”王阳(左)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右)

王阳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曾参与中央电视台众多重大新闻改革项目,包括《新闻联播》直播的实现。他还独立创办了央视同时段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本周》,并承担多个高收视率栏目的策划与开办工作。作为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王阳在对话中凭借其丰富的媒体经验和对“中国精神”话题的持续关注,与王立群教授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对话中,王立群教授详细解读了华夏文明史中三千年来那些“国士巨匠”的一生作为,从专业历史学者的角度还原历史真实,并分享了自身创作的心路历程。通过解析历史人物的精神遗产,探讨这些遗产如何影响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王立群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识,带领现场观众及在线网友回顾了张骞、苏武、李广、孟子等历史人物的精彩人生。他强调,这些人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体。“中国脊梁”不仅指历史上英勇奋斗的人们,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坚韧不拔、为国奉献的精神品质。

立足原典,讲好古代的“中国脊梁”故事

时值巴黎奥运会赛事如火如荼之际,王阳与王立群教授从奥运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谈起。当被问及为何出版《中国脊梁》一书时,王立群教授表示,他在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及其他讲演时,积累了大量令他内心触动的内容,当他将这些文字汇集起来时,竟然发现,它们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中国脊梁。由此他联想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里面提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王立群教授围绕这段文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释,并详细讲述了历史上十位圣贤、英雄为民请命、马革裹尸、一往无前实施变法等故事,解读了他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脊梁”精神。

孟子、屈原、卫青、霍去病、李广、苏武、张骞、华佗、王安石、岳飞,是书中的10位圣贤、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半的儒家思想、一位爱国诗人、几位军事将领、一个卓越的外交家、一条造福千年的商路、一个改革家、一位神医,更为关键的是,如今每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纷纷何足竞”,苏武牧羊、岳母刺字的故事,“华佗再世,妙手回春”的传奇,独立不迁、九死未悔的精神……都将不复存在。

书中人物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历史,用自己的智慧启迪了民众,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们书写激荡人心、泽被后世的传奇史诗,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命的价值。王立群教授认为:“历史的书卷在不断翻动,时代在不断前进,中国脊梁的具体形象也不断在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其精神是不变的。”当代科学家、道德模范、奥运健儿的贡献与精神,与古代墨家提倡的“埋头苦干”“不慕虚名”“勇于担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中国精神的世代传承。

《中国脊梁》一书不仅展现了王立群教授深厚的史学功底,还充分发挥了他在“百家讲坛”讲史时一贯的条分缕析、严谨考证、深入解读、语言生动的特点。书中不仅讲述了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还深入剖析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及其影响。

王立群教授与王阳就《中国脊梁》一书中涉及的几位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交流。关于卫青的成功,许多读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天幸”,即运气好。对此,王立群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尽管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有一定的外戚背景,但他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运气。卫青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的晋升和成就主要基于实际功绩。他能够灵活运用战术,如在龙城之战中选择了直捣匈奴王庭这一出其不意的策略。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因为那里不太可能有重兵防守。他还顺应了武帝一朝战争策略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的变化,进行大规模骑兵军团的机动作战,使汉军能够更加有效地打击匈奴。此外,卫青对待士大夫礼貌周到,对待士兵慷慨仁慈,使他赢得了士兵们的尊重和效忠,低调谨慎的个人品质也是他仕途顺遂的重要因素。

谈及令司马迁感到“意难平”的将军李广,他虽然屡建战功却未能封侯。王立群教授依据事实进行了客观分析。在对匈奴的关键战役漠北之战中,汉武帝和卫青确实因主观原因将李广排除在立功的机会之外。然而,李广本人缺乏政治敏感、未能及时调整战术以适应形势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李广的结局令人唏嘘,但他的精神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种宁折不弯的坚毅、军人的血性和为国效忠的决心。

自媒体博主“好人大哥”王阳(左)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右)

王阳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期间,曾多次参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在这次对话中,他也与王立群教授探讨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王立群教授详细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诸多细节,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艰辛。他梳理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开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张骞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中国脊梁》一书中,王立群教授通过对孟子思想的解读,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人格的源泉,还分享了孟子的强势人格如何影响了他的个人成长之路。王教授回忆起少年时两次失学的经历,那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1958年,他满怀希望准备进入一所重点初中,却因家庭出身的原因被分配到了一所简陋的民办中学。在那里,他不仅要学习,还要为了学校的生存而打工赚钱。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但也激发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王立群教授感慨地说:“在那个年代,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我们想要继续上学,就必须自己去挣学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我度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

《中国脊梁》不仅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也是王立群教授半生读书、思考、沉淀的精华。书中的英雄圣贤都是在三千年历史中“过好了这一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人物,他们的经历能够给普通人以向上生长的典范和路径,以及来自历史深处的理性与清醒。

这些故事对于纠正当代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及相关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这个“网红”频出的年代,任何一位“网红”都必须弘扬正能量,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脚踏实地、不慕虚名、不欺心,才能走得更远。

探究形塑中国的历史根脉

《中国脊梁》一书中的汉朝人物故事,源自《史记》中的“列传”。王立群教授与《史记》结缘颇深,研读《史记》长达58年。在本次对话中,王立群教授指出,秦皇汉武虽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时代,但他们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对外政策,仍然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始于秦始皇的大一统理念,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而汉武帝时期开拓的辽阔疆域、文官制度以及推崇的儒家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今天中国人的头脑和生活中,还沉淀着儒家的种种因子。汉武帝的军事策略不仅注重实战效果,更重视战略部署和长远规划,这些都与现代大国发展的战略思维有着相通之处。

结合《中国脊梁》中主讲的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等人物,王立群教授肯定了这些人物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汉武帝作为统治者的任用有关,同时也强调了君臣之间的默契配合是成就伟业的关键。

王立群教授还介绍了“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图书的最新修订版。王立群教授反复推敲写作的这套图书凝聚了他半生研究《史记》的成果,讲述了项羽、刘邦、吕后等几位帝王级人物一生的功与过,呈现从秦皇到汉武王朝兴衰的全过程,形成了通过人物讲历史、通过历史讲人生、通过人生讲精神的特色,让经典从高阁走向大众。

这套图书于今年春季由东方出版社推出精装版,不仅在装帧设计上大胆创新,还在内容上精心挑选《史记》中的经典原文片段,文白对照,方便读者阅读。另外,在本次修订中,王立群教授花费更多精力重新写作了《西楚霸王项羽》,将项羽定位为乱世英雄。

生动可感的历史细节是少年理解“家国情怀”的基础

在对话过程中,王立群教授和王阳都表达了对青少年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视。他们认为,《中国脊梁》和“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图书不仅能够作为青少年学习历史的辅助教材,更能激发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家国情怀”是高考作文的核心考察方向之一,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教育部门希望学生深入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价值观之一。要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必须依赖丰富的、生动可感的历史细节,必须对历史事件建立感性的认识。

在以概括性叙述为主的历史教科书中,苏武牧羊的故事往往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然而,在王立群教授的《中国脊梁》一书中,“苏武:一个不屈的脊梁”这一章节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苏武的生活与经历。王教授不仅讲述了苏武出使之前的职务、出使匈奴的历史背景,还深入探讨了当时的汉匈关系,以及苏武无辜卷入匈奴内部谋反事件的始末,包括他被审判、卫律逼降和李陵劝降的全过程。书中还描述了苏武回国后经历的三件大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对他的赞颂。这些详尽的叙述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了苏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尤为重要的是,书中特别提到了苏武在即将受到匈奴审判时,毅然选择自杀以避免汉朝蒙受耻辱的壮举,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匈奴单于。此外,书中还详细描写了李陵劝降时使用的心理战术,以及苏武在持节牧羊期间面临的孤独与绝望——他面临着很可能没世无闻、家破人亡且所效忠的汉武帝已逝的局面。这些细节凸显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品格,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通过对苏武事迹的深入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古代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材料。

《中国脊梁》一书史实部分框架坚实、细节丰富,中学生可以直接在作文中引用,以此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的解读部分思路清晰、文采飞扬,成为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这种文史结合的学习方式符合当今国家对学生文科素养的要求,是难得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孩子们能够汲取精神力量,学习历史人物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王立群教授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好品质。

对话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

Q:请讲讲写《中国脊梁》这本书的缘起。

A:我在央视录节目的时候,当时觉得可以把有一些很有正义感、有正气,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名气比较大的人集中起来写一下。《中国脊梁》里这十个人物都是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的。

Q:您在《中国脊梁》里有一章专门讲到“诚信”问题,您为什么觉得“诚信”是中国脊梁的核心?

A:中国历史上讲“诚信”,很多人把诚信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守信用、守承诺,像我们讲过的“一诺千金”的季布,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些人物都是非常讲究诚信的。后来央视录制《核心价值观讲坛》,其中有一期就是诚信。

Q:您在《中国脊梁》的前言里专门提到“先秦时两大显学,一是儒家,一是墨家”,您觉得重提墨家学说的意义是什么?

A:墨家是先秦很重要的诸子百家之一,但在后代基本上湮没了。墨家讲究“非攻”,这在春秋战国大大小小的战争中间是很难得的一个声音。可惜墨家后来湮没无闻,逐渐被法家、儒家所代替。先秦的墨家,特别在主张“非攻”、反对战争这一点上,在当时影响很大。可惜墨家现在失传了,人们知道的主要是儒家。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常常明面上尊崇的是儒家,实际上施行的又是法家的思想。

Q:《中国脊梁》里写到了《张骞:一位青年的强国梦》,在现在的和平年代,青年要怎么去体现中国脊梁的精神?

A:张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在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应征出使西域。张骞最可贵的地方,一个是讲究道义。他在匈奴逗留的时间很长,特别是第一次出使期间,他在那里娶妻生子,可以留在匈奴,但他最终还是抛妻舍子,去完成出使大月氏的任务。虽然他的任务最终没有完成,但他的两次出使,对于中国,特别是现在的新疆贡献很大。所以汉武帝时期在新疆建立了西域都护府,管理新疆地区。中间新疆一度沦为失地,直到清朝的左宗棠再次收复新疆。新疆不得了,占据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战略纵深。有一些国家没有战略纵深,太小,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国。成为大国不单是在人口上、科技发展上、军事实力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得有战略纵深。所以咱们的两弹,原子弹、氢弹都是在新疆完成的。应该说这是从张骞开始的一段了不起的历史。

采写:南都记者黄茜

0 阅读:14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