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聊城大运河民间“宝藏屋”里的夜明珠,比慈禧口中的还大

齐鲁壹点 2024-08-12 17:29:36

2014年,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大运河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故事。

8月9日下午,记者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大运河乡村记忆博物馆见到了收藏家王英魁。31年来,王英魁从骑自行车到骑摩托车,再到开农用三轮车、汽车,几乎走遍了运河沿岸的所有村庄,搜集运河老物件,家中的上万件运河文物都是这些年的最好见证。

从小就喜欢运河文化

为了保护文物而搜集

“现在的青少年们,他们都不知道什么叫水车,也不知道水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搜集这些老物件,目的是让这些青少年们了解运河历史和文化,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王英魁说。

王英魁拿起一件他搜集来的运河文物介绍,他的家离运河只有150米,小时候,他父亲经常带他去运河里捕鱼,他就在运河里捡一些瓷片带回家。1993年开始,王英魁认识到运河里的老物件越来越少,需要保护,他就开始系统性地去搜集这些老物件。

“我从结了婚以后,只要有一点钱,他就去买这些运河的老物件去,我当时不愿意让他收藏运河的老物件,孩子当时小,买一袋奶粉就好几块钱,就连我卖菜的钱他也给我拿走,去买运河老物件去。”王英魁的妻子李洪英说。

为了这件事,李洪英没少和王英魁生了气。后来,王英魁搜集来的运河老物件越来越多,李洪英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些老物件。

“后来,我和他出去收过几次老物件,当时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些文物都需要保留下来,才有它最大的价值。”李洪英说,现在有很多学生来这里参观,她觉得做这些事也是值得的。

夜明珠重达3斤多

细心珍藏近30年

王英魁小心翼翼地从卧室拿出他珍藏近30年的夜明珠,在黑暗的地方,这颗夜明珠发着荧光,格外耀眼。

王英魁讲述了这颗夜明珠的来历,1997年的一天,他在阳谷县张秋镇走街串巷搜集老物件的时候,一位老妇人对他说家里有一块圆球形状的石头,这块石头是她家盖房子的时候,从运河里拉土拉家来的,问他收不收。他看到这块石头后,并没有发现这是一颗夜明珠,最后给了这位老妇人一部分钱,把这块石头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就发现把这块石头放太阳底下晒一会,再放在黑暗的地方,它竟然会发光,我就开始查资料,发现它有可能是一颗夜明珠。”王英魁说。

后来,王英魁为了验证他的推断,他带着这块石头去了相关部门做鉴定,最后鉴定结果出来,确定这块石头就是夜明珠,属于萤石的一种。

“我后来又咨询了相关文物专家,初步判断这颗夜明珠是清朝的老物件,并且质地很好。”王英魁说,这颗夜明珠有3斤多重,比慈禧口中的那颗夜明珠大多了。

收藏的东西不能卖

都是大运河的历史

在大运河乡村记忆博物馆的桌案上摆着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紫气东来御化楼康熙庚寅仲秋汝铨”的铭文,铭文右边是天然形成的人物像。

“我通过查资料得知,紫气东来是指的老子出关,御化楼代表这是一件贡品,选择中秋节的时候送出去,汝铨是康熙年间东昌府的一位知府,名叫黄汝铨。”王英魁说,右边这个人物有鼻子、眼睛、嘴巴,还有一个长辫子,真的很像老子。

当时,他在运河边寻找老物件的时候,看到一块石头,石头上全是和白灰一样的土沁,后来他慢慢地将石头上的土沁清理掉,石头上的铭文就显现出来了。

“在康熙年间,能够在石头上落款‘御’字的人不多,有可能是进贡给康熙皇帝的贡品,也有可能是进贡给康熙皇帝老师傅以渐的。”王英魁说,有很多人要把这块石头买走,但是他没有卖,因为这是见证聊城大运河历史的一块石头,不能卖,一直珍藏在他的博物馆里。

在王英魁的大运河乡村记忆博物馆里见到了十里铺村村民路以月,路以月对王英魁30多年的收藏之路深有感触。

“刚开始我们村没有人能理解他搜集老物件,甚至他身边的朋友都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搜集这些老物件。”路以月说,后来,他慢慢地理解了王英魁搜集大运河老物件的目的、意义和初心,给每个人都有一种启示和启发,对理解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这个大运河乡村记忆博物馆是一个开放式的收藏馆,十多年来,免费对外开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国晓宁闫修晨)

0 阅读:16

齐鲁壹点

简介:齐鲁晚报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