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焕坤
骆秉章是清代广东籍少有的正一品官员,首倡洋务、力行禁烟、为官廉洁、勤政爱民,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近日获悉,广州市拟持续深化骆秉章故居建设工作,积极创建省、市廉政教育基地,并开展《一代廉吏骆秉章》微课堂教育宣传活动,积极打造“学古代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精品线路。
骆秉章(1793—1867),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人,与曾国藩、左宗棠等并称“晚清八大名臣”。1866年,清廷为褒奖骆秉章的军政功绩,在其家乡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建造了光禄大夫家庙(注:光禄大夫,在清代是授予文职官员的荣誉职务,加赠对象为文官正一品)。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发挥区级廉政教育基地的功能,依托光禄大夫家庙,深入挖掘、宣传骆秉章勤学清廉事迹,打造专业讲解队伍,举办特色活动,送展览进学校、图书馆、乡村、社区,发挥光禄大夫家庙作为廉政教育基地和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作用。目前,花都区已联合光禄大夫家庙、骆秉章公园,先行申报市级廉政教育基地。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在答复省人大代表《关于在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故居建设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议》、省政协委员《关于建设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教育基地的提案》时表示,广州市将持续深化骆秉章故居建设工作。具体包括支持花都区依托光禄大夫家庙,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提炼骆秉章勤学清廉等特质,打造历史名人品牌,积极创建省、市廉政教育基地。
继续跟进市级廉政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待完成创建市级基地、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争取申报省级廉政教育基地。
在广州市内部分学校开展《一代廉吏骆秉章》微课堂教育宣传,持续开展《骆秉章廉洁文化图片展》进校园、社区。同时,积极打造“学古代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精品线路。
通过挖掘整理、分析总结骆秉章生平事迹,积极提炼骆秉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廉政教育、岭南文化等相适应的特质,将其融入廉政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并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省、全市的人文底蕴提升作出贡献。